打开建筑碳足迹潘朵拉的盒子

打开建筑碳足迹潘朵拉的盒子


  我在2013年获得科技部「小产学联盟计画」支持成立了低碳建筑联盟LCBA(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希望能建立建筑物碳足迹的认证制度,同时建构「低碳建筑产业平台」以推展台湾的低碳建筑产业链。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指导过的全国第一篇以建材碳排研究为主题的硕士论文(刘汉卿、1993年),比国际间正式敦促各国二氧化碳减量的京都议定书签署年(1998)还早5年。我在2002年正式提出建材碳排资料库与建筑碳足迹评估方法(见张又升博士论文),比全球第一个产品碳足迹盘查规范的PAS2050(2008)还早6年。那时其实我可以倡议建筑碳足迹制度,但深知此乃艰涩的学术研究,并不适合将之变成强制型的规范而放置一边,但如今却「形势逼人」,被迫非出面介入「建筑碳足迹认证制度」不可。

  所谓「形势逼人」,是「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注1)。试想,在我国尚无建筑碳足迹计算标准之际,却已有地方政府明文要求在环评、都审中要求减碳50%,地方自治条例中也要求建筑碳揭露,许多政府工程采购案陆续要求建筑碳足迹盘查…等荒唐的政令出现,这岂非不教而战、陷人于不义?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发商自然会找来一些国外顾问、学者专家,引用不合国情的国外软体数据,凭空捏造碳足迹报告以达政策要求。这造成许多顾问公司大发「灾难财」,一方面以天价哄抬碳足迹评估报告的价码,一方面却信口雌黄、穿凿附会制作虚假的报告书。如此报告书,政府当然无法审查其结果,最后也只是存查了事而已。

  如今,全球一片碳揭露、碳盘查、碳经济、碳标签之声,全球500大企业共同组成「供应链领导联盟」要求旗下供应商公布碳排资料,许多工厂担心产品没有碳标签卖不出去,许多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被要求写入碳揭露事蹟,全球几乎已陷入一片「碳恐慌」之中。上述虚伪应付的建筑碳足迹揭露政策,无非就是此「碳恐慌」下的怪现象。

  虽然,我过去认为「建筑碳足迹揭露」与建筑节能法令或绿建筑标章在实质环境效益上并无太大差异,因而很不赞成导入更复杂的「碳足迹认证制度」。然而,如今碳足迹这「潘朵拉的盒子」已被打开,建筑界已陷入一片「碳恐慌」中,假如我们不勇敢抵御这「碳足迹怪兽」,也会被这怪兽吞食而亡。

  吾乃「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因此我努力将二十多年对建筑能源与碳足迹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平易近人的《建筑碳足迹》一书,制作标准化及透明化的教材、软体、资料库、评估格式、计算软体以供各界使用,立志让它成为人人会做的碳足迹评估、公开化的碳足迹评估,如此才不会让这只「碳足迹怪兽」兴风作浪,妨碍低碳建筑政策的健康发展。

  我希望「低碳建筑联盟」能以「最诚实的碳足迹认证」之「法器」将这些鬼魅怪兽降服为「坐骑」,让此「坐骑」做出真正拯救地球的贡献。全世界目前有十二个国家已开始执行产品碳标签制度,但此「法器」所加持的建筑碳足迹认证制度,将是全球第一个「建筑产业专用的碳足迹认证制度」,各位共襄盛举的大德则是维系此制度于不败的「护法」。

  「碳足迹认证」当然是商机,但我希望各位「护法」,不要忘记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死存亡关键,除了在于碳足迹所代表的地球暖化危机外,还有化学污染、海洋资源灭绝、物种少样化、环境荷尔蒙等更严重的地球环境问题,亟待救援。我们的「地球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碳足迹认证」不是流行,更不是口号。真心诚实执行「建筑碳足迹标示」,你可以报名我们今年(2018)五月份即将展开的「LCBA-AAP碳足迹评培训班」,找到建筑节能减碳的热点,诉之有效的建筑环保行动。

注1:原文出自《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白话翻译为,我厌恶紫色夺去了朱色(古时的正色),厌恶过度的郑国音乐,扰乱了雅乐,厌恶花言巧语颠倒是非,倾覆了国家。

知识服务

No.183为什么说储能没救了,大家都还在培养储能专案经理?
2024-05-21 股神巴菲特说,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聪明的人懂得逢低进场,才不会等到商机再次降临时,跟着大家一窝蜂,抢不到人才,做不了事。
【行内人心底话】比黄金还厉害的「黑金」绿电登台!
2024-05-27 再生能源中容量因数第二名属于废弃物发电,也就是烧垃圾,烧垃圾也衍生出空污议题,有无更好的解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