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理念沒有成為主流價值時,如何縮小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當你的理念沒有成為主流價值時,如何縮小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上個月綠色產業工作者交流社群 Green Like We Give A Damn舉辦一場小聚,這場小聚的主題很特別,因為在綠色產業工作的我們,大部分都是有著鵜鶘之志的理念型人才,我們潛意識會挑難的事情做,但這不代表遇到困難時,我們有比其他人更好的應對策略。遇到鳥事,滴了一坨鳥屎在頭上,我們的選擇通常不是趕緊清掉它,而是頂著那坨鳥屎一直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反芻式思維(rumination),也就是自心緊緊抓著憤怒、不公平、悲傷、恐懼的感受不放,同時不斷地質問自己不會有解答的問題。反芻式思維就像一個迴圈,你怎麼走,就是走不出去。於是大家在討論,為了在綠色這條道路上走得長遠,我們要如何處理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當我們談到決策或行為改變時,它必定涉及支持條件的轉換、或代價的付出。無論是綠色經濟或是綠色生活模式,它都並非是自動會形成的結果,而是必須投入努力及資源才有可能達成。對於綠色理念在生活中的實踐,可以從「集體外在」的社會制度來驅動;比如綠色經濟商業模式的開展,即是這個面向下的一些例子。然而,就我個人過往的觀察及一些環境活動的執行經驗,「個人內在」對於環境的感受、以及推動過程中面對情緒壓力的處理方式,才是目前影響生活綠化成功與否及能否持續的關鍵。

  在現代步調繁忙及專業化的工作與生活態度之下,人們因為只將心力聚焦於當前的事物,反而容易忘了我們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因為如此,對於生活及消費方式對環境的破壞,我們不是容易忽略它、就是視而不見。久而久之,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我們,也漸漸失去了對環境的同理感受。

  如果我們忽略了這個面向,只著重在某一面向—比如綠色商業模式的推動與建構,那麼這個模式也必然因為支持條件不足、最後無法成為一個穩定的改變。進而,無法快速地形成一個穩定的改變,也容易讓原本滿懷期望的投入者,開始因期望不符預期而產生情緒壓力。而當我們穿戴著負面情緒來繼續投入旅程時,卻也容易讓我們在情緒的引導下說話、行事,最後更加遠離成功的目標。因此,如何學習面對追尋綠色浪潮過程之中所遭遇的情緒挑戰,也成為另一大課題。

  重新喚起人們對於環境的同理感受,將是支持綠色浪潮的關鍵要素之一,在這之中,親身參與是一個重要的元素。

  更精確地來說,當觸及環境議題時,無論我們談的是一個理念、一個友善的商業模式、或是一個簡單的實踐方法,我們必須嘗試讓人們從旁觀者的角度,轉為參與者的角度來面對、實踐它,它才能真正內化成為個人生命經驗的一部分。例如,我們可以在教室裡透過投影片向學生們說明海洋垃圾問題的嚴重性,但也可以直接帶著大家親身進行一次淨灘活動、並讓同學們感受淨灘前後的差異。那麼,映入他們眼中及心底的,不再只是不知何處所拍攝的照片,而是他身處其中的這個世界。

  另一方面,對於面對及管理情緒,我們常缺乏一個簡便有效的策略。拆解情緒的成因、以及情緒如何對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可以找到幾個重要元素,並建立個人處理情緒的策略。

  追究情緒的來源,它主要來自於心中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當現實情況高於期望,我們會有正面情緒;反之,則升起負面情緒。而個人感受到的情緒強度、以及這個情緒在你心中會持續多久,則分別受到個人健康狀況及你是否穿戴著情緒說話、做事而定。從根本來說,要從源頭改變情緒,關鍵在於針對目標給予正確的期望。

  綠色浪潮雖然是近年的趨勢,但要將趨勢化為生活或產業模式,則需要時間的深化及支持條件的齊備。對於自己的投入需要時間來化為產出有了正確的期望後,加上耐心的幫助,能夠減少因期望與現實落差所帶來的情緒壓力。

  另一方面,情緒的訊息從腦部發出後,即透過生理機制轉變為身體感受。也因此,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夠增強自己對於情緒的抵抗能力。而對於情緒已升起的情況下,保持覺知的不穿戴著情緒說話、行事、或甚至是在心中進行著起伏精彩的心理劇場,則有助於截斷情緒養分的供給,讓它無法長時間停留在心中。

  綜言之,對於理念或想法,我們談了很多、也創造出不少概念架構;但對於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些理念、讓我們能夠由內而外改變這個世界,則需要更多的創意來投入、親身實踐,以及適度的內在管理。當你下次步行於街頭時,可以嘗試將你的覺知移向周圍的世界,相信你都會重新感受到身邊環境想說的故事。無論它是悲傷或愉悅的,你都在身處其中、相互依存。

知識服務

天啊!這裡怎麼忽然多了這麼多工作?
2024-11-19 新能源業常常佔據國內外政治、經濟、投資、科技熱門新聞版面,但是大家都不告訴我們哪些是我們這種普通人能夠參與的機會。其實,新能源只有三個字,新事業卻有千百種,光是臺灣的儲能業,就有很多你可以參與且還有不錯收入的工作。
【投資人限定邀請】 來穎科技發表會|不用辦高爾夫球證,直接進包廂!
2024-12-16 其實很多投資人都知道要投資新能源業,重點是你得懂行。這幾年在台電、綠學院等幾幫人推動本地儲能發展及電力交易平台之下,短短三年預估交易額就上看50億(2024E),成就了不少公司實現上市櫃里程碑,而這些公司,就藏身於綠學院的會員行列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