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Google,你會先跟臺灣還是大陸買綠電?

如果你是Google,你會先跟臺灣還是大陸買綠電?


  最近我們的專欄開始發布判斷綠色產業發展的趨勢、綠色創業機會的文章,例如《PM2.5會影響幸福感,造成的影響相當於離婚痛苦的10%?》。未來趨勢是很難掌握的,整個世界像是一張交織在一起的網,尤其進入網路時代之後,以前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進入影響圈內的因素,現在都快速地碰撞在一起,創造出或好或壞的巨大魯拉帕路薩(lollapalooza)級效應。這使得趨勢越來越難判斷,預測未來失敗的機率極高。為什麼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們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呢?

  因為所有的創業機會,本質上都是創業者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在別人還看不見、看不清楚趨勢的時候下注,才有機會賺大錢。

  所以,作為一個綠色創業者,為了提高抓準趨勢的機率,我們必須開始培養一種觀察未來趨勢的方法學。我們不擔心趨勢判斷錯誤怎麼辦,我們只擔心我們沒有下注。

  觀察未來趨勢的方法學第一步當然是從觀察開始。我們今天來做個練習題,如果你是Google,你會先跟臺灣還是大陸買綠電?

  標題用Google有譁眾取寵的嫌疑,這樣說吧,我們在《三分鐘帶你看懂再生能源憑證的市場交易困境》文章中談到,有三種對「純綠電」有需求的對象,第一種是想要增加企業永續評比、提高投資人投資意願的企業;第二種是想要出口商品到環保法規嚴格的歐盟地區的企業;第三種是想要取得國際大廠的綠色供應鏈資格的企業。為了證明買到的是純綠電,他們需要再生能源憑證,這些企業各自會如何選擇?

  臺灣的再生能源憑證,是替能源轉型之路開出的第一槍,為的是和綠電保價收購制度(Feed-in-Tariffs, FIT)博弈;大陸發展再生能源憑證(正式名稱為綠色電力證書),是因再生能源發展超過預期,要補助給發電業者的電價附加資金補助不足或供應不及,有了再生能源憑證之後,透過市場交易解套,為的是緩解國家財政補貼壓力。

  同樣都是再生能源憑證,想達成的目標卻不同。所以我們從這裡學到一課,不是把其他國家的制度照抄過來就是可以比的,不是所有德國來的能源政策就是香的(咦?)。我們必須詳細去看制度設計所處的時空背景,以及它的意圖,它想要解決的問題。

  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發展再生能源憑證一定要跟國際接軌,這樣出口商品到環保法規嚴格的歐盟地區的企業,以及想要取得國際大廠的綠色供應鏈資格的企業,提出的綠電憑證才有人信。臺灣現在積極與國際再生能源憑證標準基金(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 Standard, I-REC)、電源證書(Guarantees of Origin, GOs)、北美資源解決方案中心(Center for Resource Solutions, CRS)等國際已經發展相對成熟的發證單位接軌;而對想要增加企業永續評比、提高投資人投資意願的企業,臺灣也正在鏈結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評等制度如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揭露、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等。相比之下,大陸這方面就沒有這麼急,主要連結國際再生能源憑證標準基金。

  以市場的供需兩端面向來看,大陸的供給多,需求少,現在購買者多為想要證明自己的綠色能源企業(註一)。臺灣則是需求多,供給少,發電業者用保證價格預定賣給了台電,不想移動半步。兩地各有各的問題,以棒球比賽比喻,現在大概只在二局上半。

  Google會先在臺灣還是大陸買到綠電?答案是:臺灣,Google預計明年(2018)會跟臺灣的太陽能發電業者簽長期購買合約。

  觀察未來趨勢的方法學第一步是從觀察開始。下一篇,我們來談有了再生能源憑證之後,這個領域有什麼可能的綠色創業機會及陷阱。

(註一)出自新浪財經《綠色電力證書核發800萬個只賣出2萬,業內擔憂成雞肋》一文

知識服務

安永合夥人新年禮:ESG永續職涯諮詢
2025-01-07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系列文章推出後,我們常常遇到綠色工作者認為自己有志難伸,在追求永續職涯的過程中充滿挫折。明明覺得自己算是很有經驗的了,雇主卻覺得換工作頻率太高,每個工作都待不超過三年,不敢把重大事情交給自己。ESG報告書寫了兩次覺得無聊了,工作只好一個又一個地換。
慶祝產業小聚200場!新年參訪核融合微系統
2025-01-07 各位好朋友們,混雜著熱切、開心、對自我的期許,邀請你一起參加綠色創業家社群第200場產業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