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界替綠學院引領議題添柴火!來自綠色合作夥伴對於塑膠回收議題的看法

感謝各界替綠學院引領議題添柴火!來自綠色合作夥伴對於塑膠回收議題的看法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王建棟攝。

 

  現今的「洋垃圾」是個必然問題,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只不過臺灣的決策者和政策企劃單位沒有先去規劃和預防。

  臺灣很早就知道「掩埋」對廢塑膠而言根本不是一個選項。因為塑膠千年不爛,「焚化」又有戴奧辛、二氧化碳排放和爐渣等問題,加上能源轉換效率低,所以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回收」,當做垃圾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暸解到回收系統真相之後,人們開始質疑「回收還是我們的信仰嗎?

  「綠學院 」在5月刊出文章『我們每天做回收都是做假的!?你我都掉進「臺灣之光」陷阱』,《天下雜誌》也做了深入調查,在9月出刊封面報導《誰讓臺灣回收神話幻滅》。「回收」仍然應該是我們的生活理念嗎 ?

  先談到塑膠回收的本質。現行的絕大部分回收是傳統的「降級回收」(Down-cycling),廢塑膠必須先經過嚴格的分類和清洗,再做成回收的二次料塑膠粒子,但是品質就不如原生料。而且這些回收塑膠頂多只能循環4、5次,一次比一次品質更差,所以很多重視品質的企業其實是不用回收塑膠的,不是他們不重視環保,而是因為他們更重視品質。如果他們沒有辦法分辨哪些回收料是二次甚至更多次循環後的製品,最安全的採購規範就是僅能使用原生塑膠,以確保品質的穩定性。

  所以,全球最大的低價塑膠需求國家中國大陸,在2016年就花了37億美元,向國外買了730萬噸進口廢塑料,這完全是符合市場機制和供需的。這些在大陸製造的回收塑膠供應了廣大大陸低價塑膠的需求,並製作成低價產品,又賣回給歐美等地。大陸在塑料回收產業沒有顧及環保及人權,固然是應該改進的,但是廢塑料的「降級回收」本質,卻不是大陸的錯,應該用更宏觀和普世的系統角度來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塑料王國》這部紀錄片改變了大陸作為世界最大廢塑膠進口國的政策,用充滿詩意卻令人痛心的方式點出問題,但卻沒有涉及任何解決方案,這反而是臺灣的機會。

臺灣可以禁止洋垃圾進口嗎?

  先說大陸這次對廢棄物進口下禁令,而臺灣仍然允許廢棄物進口,並非「臺灣反而比大陸更不環保,更落後」。廢棄物的產生不全然是消費者的問題,生產者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全球各地都已經或準備設立「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的立法,將來臺灣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國外之後,一旦生命週期結束,所形成的廢棄物必須由生產廠商負責處理。若臺灣政府禁止廢棄物進口,有可能因為臺灣不願意負起EPR的責任,導致臺灣產品無法賣到歐美日等國。這當然是臺灣承受不起的。

  另一方面,進口到臺灣的廢棄物並非免費,而是價值不斐的資源,重點不在於「別國要不要」,而是「臺灣能不能」。如果臺灣能夠有完善的產業技術,將廢棄物在不產生污染的狀況下變廢為寶,落實循環經濟的話,那麼反對的論點都將缺乏有力的支柱。風傳媒一篇文章提到 「……前述賴清德提到的寶特瓶再製,李應元解釋,我國寶特瓶的回收與再利用,產業結構完整,可望達到循環經濟;除臺灣本地回收的寶特瓶外,可能尚需從國外進口來製成其他產品,和洋垃圾並不同。」對於寶特瓶以外的其他洋垃圾而言,若臺灣也能做到「回收與再利用產業結構完整,可望達到循環經濟」的話,那是否也能比照寶特瓶臺灣可以對所有洋垃圾開放?

  另一篇文章寫到:「別重蹈過去臺灣成為全球『廢五金王國』的覆轍吧!」但媒體渲染及矯枉過正的結果是,現在臺灣幾乎沒有處理混合廢五金的能力。今年1~5月環保署的統計是臺灣出口了超過10,200 公噸的有毒混合廢五金到日本和比利時。如果他們都效法李署長所說的「別國不要的我們也不要」,那麼每年超過2萬噸以上的有毒廢五金就會在臺灣累積。但如果大眾不會因為日本和比利時接受了臺灣的廢五金,就是落後的、不環保的,不會認定荷蘭、德國等國家因為接受了別國的廢塑膠,就是落後的、不環保的,那麼媒體唱衰臺灣的立論就沒有根基。

  綠學院的郭家倫在文章中提到「現階段塑膠回收的首要瓶頸就是經濟規模,因為只有單一種類塑膠的使用量夠大時,回收才能有足夠的經濟效益,否則不賺錢的工作沒有人願意投入。」禁止洋垃圾進口只會更減弱臺灣塑膠回收業的經濟規模,況且它也違反第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7)國際合作,更不利於將來可能的塑膠解決方案,所以鎖國式的禁止洋垃圾進口是弊遠大於利的雙輸觀念。綠學院的文章中就提及「臺灣的心有多寬,市場就有多大」;「塑膠循環科技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要如何發展的問題」。

臺灣其實可以讓廢塑膠「升級」?

  臺灣可以解決塑膠回收的「降級回收」問題嗎?答案是:一部份。但是又創造了其他的問題。

  回收廢塑膠的改質加工是臺灣塑膠產業的強項,例如「混煉」,也就是將廢塑膠與新塑膠料或其他種類的塑膠混合。然而這種改質會創造出無法分離的多種材料、干擾光學辨識的複合材料等,以致於無法再回收,只能進焚化爐。真正永續的回收,應該是要做到 「升級再造」(Upcycling)。而臺灣是少數有能力做到這件事的國家。

  臺灣新能動力的R-ONE(Regenerated Oil & New Energy,一種最佳化的熱裂解技術)可以將混合廢塑料無污染的轉換成乾淨柴油,是全球唯一用於柴油引擎不冒黑煙的高級油品,也是現在的海洋和陸地廢塑膠最佳解決方案,2015 年曾受德國政府邀請到柏林演講如何以 R-ONE 技術解決海廢問題。但在臺灣,拿不到政府的廢棄物處理許可,拿不到販售柴油執照,也苦苦的尋覓長期而穩定的塑膠廢棄物來源。  

  R-ONE需要的廢塑膠不須分類也不須清洗,包括複合材料、混合廢塑膠、破漁網、保麗龍浮球或沾上油漬的塑膠袋等,都是 R-ONE 可用的來料,所以它是補足全球塑膠「降級回收」本質的一個重要後衛。這種「升級再造」油品馬力比石化油品高了15%(或說省油15%),廢氣排放又比石化油品低,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焚化爐高出許多,投資報酬率也比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更佳。

  義達創新的FPC技術則以農業廢棄物製作成100%生物可分解塑膠的替代粒子,是海洋塑膠廢棄物源頭減量最好的防治辦法,也是防止將來塑膠廢棄物的最佳方案,2017年6月被美國海廢專家展示於紐約的第一屆聯合國海洋大會。FPC除了能防止因為燃燒農業廢棄物所帶來的空氣污染之外,它也能取代千年不爛的塑膠。將農業廢棄物壓製成燃料棒當作燃料,取代的只是低價的煤炭,但還是必須燃燒,仍然會產生空氣污染;若製作成 FPC,則價格比煤炭高出25倍,又不需燃燒、不產生空污。而且這種植物基的塑膠取代品是常溫下即可生物分解,不但價值比普通石化塑膠更高,更不污染海洋和大地,是塑膠廢棄物源頭減量的利器。FPC 的製程沒有水、空氣和噪音污染,除了創造高價值,又同時減低空氣污染,是另一個廢棄物 「升級再造」的範例,也是讓聯合國打開門接受臺灣的先鋒。

  只是,這些臺灣領先的「升級再造」技術若無政策法規的支持、穩定的來料、銷售出海口和系統規劃的搭配,則非但解決不了臺灣本地的垃圾問題,也無法消化運到臺灣的洋垃圾,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其他國家或中國大陸趕上。

循環多樣性與寶特瓶的第三次輪廻

  循環經濟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學者認為廢塑膠回收最後要回到塑膠粒當原料才是上上策,其他應用包括熱回收等都是次等選擇。然而因為「降級回收」的本質,傳統的回收無法永續,能做到永續的「升級再造」,幾乎都不是回收後立即做成相同的原材料。塑膠和柴油都源自於石油,回收塑膠變成塑膠,最終是減低石油的消耗,回收塑膠變成柴油,最終也是減低石油的消耗。只是前者繼續產生回收塑膠往下輪廻,後者往上變成能源,同時止住輪迴。所以簡單的小圈循環經濟不容易解決「降級回收」的問題,更大範圍不同種類的應用,達成「升級再造」的機會較大。這種更為永續的循環經濟系統架構,我把它稱之為「循環多樣性」。

  將廢寶特瓶容器做成紡織品,是臺灣享譽國際的強項。然而紡織衣物平均壽命只有1.5~2年,以目前的科技只能用焚化或掩埋。下個月的「台北紡織展」即將展示以紡織廢棄物採用「循環多樣性」原則做成的「升級再造」綠色建材,這是寶特瓶的第三次輪廻,可以把壽命延長到10~15 年。臺灣的循環經濟業者正在準備成立全球唯一的「紡織廢棄物全回收聯盟」,臺灣有機會也有能力為全球處理紡織廢棄物,並且創造高附加價值,除了達成聯合國的各項永續發展目標之外,這也是千載難逢的臺灣國際品牌機會。

  如果臺灣的產官學界及民眾能認清此點進而團結一致的話,則這次的洋垃圾事件,有機會讓臺灣人看清楚「回收神話破滅」之後的真正本質,進而依循正確的政策改善治理,則臺灣之光有可能從「名列前茅的回收」,昇華成對臺灣更有利的「全球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的燈塔」。

臺灣人可以怎麼做?

  我們首先需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如果只迷信回收率等表面數字而不暸解再利用的去處、市場需求、價格及獲利;不用「邏輯」而只用「感情」來思考資源回收和循環經濟的話,那麼就很可能導向「政府在欺騙民眾的感情」這種結論。然而如綠學院的葉欣誠所說:「資源回收真正的底層邏輯,是讓資源回收、處理、再製之後的產品有市場,且有合理的利潤,整個體系才能順利運作。……由環境與經濟、社會組成的綠色經濟,是人類迄今發展出最成熟的永續發展論述。只想靠著環保的手段,並不能解決環境問題,因為整個自然與人類系統是連動的。」他建議民眾用幾個面向來檢視:

  1. 在談論這件事時,我是否「感情」重於「邏輯」?
  2. 在制定政策時,我是否重「政治」,而非「科學原理」?
  3. 在說明績效時,我談的是「數字」,還是「真實效果」?
  4. 在討論永續發展時,我是否強調「教育意義」,忽視「商業價值」?
  5. 在指責他人不環保時,我是否看「環保」重於「永續」?

  其次也該具備「系統思考」及「批判思考」兩種能力。國家地理雜誌曾經指出,「這些登上回收車的塑膠垃圾們,卻還是有大半最後進入了焚化爐。」「環保署回收基管會為解決乏人問津而堆積如山的薄片塑膠,補貼業者將其破碎為膠片,但沒有製成再生粒料,而是送進焚化爐。」「相對於環團對於回收現況的失望觀察,環保署回收基管會所呈現的數據卻是,目前所有公告應回收的塑膠回收率,合計高達84%。」

  如果這些政府補貼了每公斤4.5 ~31.61元不等的廢塑膠仍然找不到再利用管道、最後要被送去焚化,而業者又要花大把鈔票向國外買洋垃圾進口,以「批判思考」的眼光可以看出,這是很明顯的「治理缺失」,是可以被努力改善的方向。試著禁止洋垃圾進口而説出「別人不要的我們也不要」,但礙於法規又無法立刻執行,而且問題愈來愈嚴重,導致環保署出現進退失據的窘境。

  環保署9月10日對抗洋垃圾的記者會,以「國內將推資源回收分類更細緻」為訴求,讚揚日本上勝町資源回收分類細緻高達45種,但天下的調查卻發現台北市民「做白工」,分類好的10餘種資源回收物全部又混在一起交給屏東的處理廠。以「系統思考」的眼光來看,分類更細緻不但不是現今的優先對策,反而會導致可能無法找出有效治理的盲點。具備「系統思考」及「批判思考」兩種能力,才能摒除感情善用邏輯,不隨媒體和政客起舞,真正凝聚共識監督政府擬定正確的政策和執行有效和妥善的治理。

  最後,則是成為政府的支持伙伴。僅用負面的言詞跟態度苛責政府官員,無益於找出解決方案,只會逼得他們尋求「不做不錯」,或是附和媒體,乾脆停止廢棄物進口。這些和真正的解藥「找出無污染卻有效的變廢為寶的方案」都是反其道而行。日本和比利時可以,為什麼臺灣不可以 ?臺灣如果可以做到而且又可以超越的話,那麼不但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得以並行共榮,更是真正的循環經濟的展現,臺灣競爭力的躍升,及國際各國所尊敬的「負責任的臺灣」。

讓臺灣成為永續發展先鋒

  臺灣近20年經濟發展遲滯,媒體或特定團體以負面追蹤報導及失真抗爭的方式博取版面,但卻加深公務員不願無端被捲入「圖利廠商」的可能性以致於消極因應,造成臺灣有創新的技術但卻無搭配的法規和系統,空轉內耗甚至為他人作嫁。本文無意㧗判某些個人或團體,只是用實例指出問題,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一起為臺灣找出路。

  如果臺灣在產業技術上可以達到領先全球的塑膠回收的「升級再造」,政策上導入如「循環公共採購規範」等正確的「金錢流」「物質流」和「資訊流」循環,加上妥善治理的話,則要達成環保署所稱的「臺灣是循環經濟的熱點,不是世界垃圾場」是很可能的。若臺灣當做一個成功的試驗場,有效的解決地上與海上塑膠問題,那麼洋垃圾進口到臺灣不但不污染,反而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更可以敦親睦鄰, 將臺灣的解決方案帶到全世界各地,幫他們永續解決塑膠問題,這就是《塑料王國》的解決方案。

  數十年前,雖然「歐美許多國家都可以」,但是臺灣政府禁止回收寶特瓶再製作成寶特瓶食品容器,結果意外造成臺灣企業想盡辦法,將回收寶特瓶做成紡織品,至今名揚全球。Google 曾經介紹臺灣是「一個替許多品牌和電子產品做代工的小島」,當今日的臺灣迷惘在何處是下一步的同時,「一個替許多國家減少垃圾且創造價值的永續發展先鋒」並非不可及,端看臺灣人現在的意念和決心。

  這次洋垃圾事件對臺灣之所以會有重大影響,原因在於心態而不是垃圾本身。幻滅的臺灣回收王國神話,對臺灣不見得是壞事,也許褪去面具之後,用葉欣誠敎導的「邏輯」「科學原理」「真實效果」「商業價值」和「永續」來檢視和看清我們自己,將以前我們信仰的「回收」,升級成為真實的永續發展,那麼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對世界一定能更有貢獻。

(本文作者 余金龍,目前為綠學院綠色合作夥伴台灣新竹綠色產業聯盟常務理事)

 

原文《讓「洋垃圾事件」成為契機:台灣之光,可以不只是做回收!》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綠學院獲授權轉載

知識服務

No.185~189 【10席限定】ISO 50001能源管理主導稽核員證照班 證照班
120
原力點數
No.185~189 【10席限定】ISO 50001能源管理主導稽核員證照班
2024-08-05 這次要開的證照班為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系統—主導稽核員lead auditor CQI & IRCA 國際登錄課程,完成本課程的學員將取得CQI&IRCA認可的主導稽核員課程證書,機會非常難得且只有10位名額。
【行內人心底話】中小企業適用的綠電採購及碳管理策略
2024-04-30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沒辦法像大企業一樣有獨立的永續部,綠電怎麼搶也搶不贏大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如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