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色人才到綠色經濟是一條典範移轉之路

從綠色人才到綠色經濟是一條典範移轉之路


  國內綠色產業工作者交流社群Green Like We Give A Damn之前不停舉辦碳經濟主題的小聚,這是因為2015年底舉辦的COP21達成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之後,全世界預料將會展開大規模的產業轉型。過去我國受限於非締約方身份,無法參與國際京都機制,但是COP21改由各國提交自主貢獻目標(INDC),我國政府因應此一全新的變局,於是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宣示國家的減排目標,將會提出各部會具體行動方案,其中之一就是在五年內進行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企業一覺醒來赫然發現原先外部化的成本,如今會轉為內部化,企業的經營成本立刻變高,只有低碳企業能存活下來。所謂危機就是轉機,這個社群的成員想找出下一個500億的商機,用具體的方式參與綠色經濟。

  一般人聽到綠色產業,腦子立刻浮現出亮晶晶、高科技的太陽能板或風力發電機,我去國小教環境課程的時候,即使我什麼都不講,隨便一個孩子都能舉一反三說最環保的發電方式就是太陽能和風能,還會用藍色的蠟筆畫一格一格閃亮的太陽能板給我看,小朋友描繪出的理想世界,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想努力實現的真實世界,那我們欠缺什麼呢?

  恰恰因為這是一條典範轉移之路,以至於我們感到欠缺。湯瑪斯.孔恩(Thomas Samuel Kuhn)從科學的演進過程中發現,科學的進步不是演化,而是革命,昨日的新發明中,不會有今日新發明的線索,他必然是一個全新的創意和思考邏輯。過去的人並沒有像我們這代人這麼迫切的地球環境危機,我們必須因應局勢的變化,快速調整我們的腦袋,調整商業運作的方式,讓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齊頭並行,這其中要調整的範圍之廣、改變之深,只怕比工業革命有過之而無不及。幸好我們仔細環顧四周,這股浪潮剛好與當今年輕人追求的社會企業、創新創業交會,許多新一代的創業家,都自然而然把永續放入公司經營當中,購買公平貿易的原料、在地採購、綠色採購,他們直接以綠色企業的姿態誕生在這個社會中,做永續也照樣賺錢,而不是先賺了錢,再來花錢實踐永續。

  如果一切都這麼美好,我們為什麼還沒看到亞洲的綠色產業大步發展呢?典範轉移早早就告訴我們,不要小看商業環境中慣性的力量,唯有具備長期思考能力的綠色人才,才有可能轉換到新的思考邏輯,並且引領改變。在我們國家努力建立新興產業時,別忘了,未來會勝出的新興產業全部都將是對環境友善的產業,且人人都會是綠色工作者,在各個國家忙著準備迎接綠色經濟,培養綠色人才的同時,我們自然不能落於其後,而要以戰略角度思考下一代的人才發展策略。

知識服務

為什麼說儲能沒救了,大家都還在培養儲能專案經理?
2024-05-21 股神巴菲特說,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聰明的人懂得逢低進場,才不會等到商機再次降臨時,跟著大家一窩蜂,搶不到人才,做不了事。
【行內人心底話】比黃金還厲害的「黑金」綠電登台!
2024-05-27 再生能源中容量因數第二名屬於廢棄物發電,也就是燒垃圾,燒垃圾也衍生出空污議題,有無更好的解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