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該如何挽回作為首富該有的聲譽?

郭台銘該如何挽回作為首富該有的聲譽?


  對亞洲的投資人來說,2019年可以說是ESG投資(ESG investment)開始佔據主流市場聲量的元年。你可能已經參加過好幾場由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或影響力投資機構舉辦的研討會,聽很多外國人在舞台上講如何參與這個新興的投資趨勢。美國、歐洲及日本確實在ESG投資上起步較早,但亞洲其他國家已經開始迅速追趕,因為亞洲的有錢人也不少!

  ESG投資不只個人投資人可以參與,也適合機構投資人。在歐洲和日本,退休基金的積極參與是ESG投資浪潮的主要推動力,但是在亞洲的角色就比較小。我們注意到,一個大家可能沒有那麼熟悉的投資人也開始推動ESG投資浪潮,他們就是富裕家庭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

  我認為退休基金和家族辦公室這兩種投資人有潛力在亞洲的ESG投資浪潮中,同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全球前十大的退休基金,有三個在亞洲,現在的問題是他們過於低調且非常保守,但市場的驅動將迫使他們終將改變。而家族辦公室則是因為以前亞洲人比較不熟悉這種資產管理的方式,但現在已經越來越多亞洲的有錢人家族開始以這種方式保全、增值和傳承財富。

為什麼ESG投資對家族辦公室有吸引力?

  家族辦公室是什麼?我們常聽說,一個人若有100萬美元的凈資產,就稱為高資產人士,銀行可以替他單獨成立私人銀行,打理他的財富。而家族辦公室,則是比這些高資產人士更有錢的一群人,他們希望子子孫孫都能受到這些財富的庇蔭,因此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可以用更多元的方法保全、增值和傳承財富,例如石油大亨洛克斐勒家族、歐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等。

  許多家族辦公室現在由第二代或第三代領導,這些年輕的千禧一代想要做一些他們的父母想像不到的事情。ESG投資對他們來說,吸引力就像社群媒體和快時尚一樣。以前他們的父母用慈善的方式替家族留下不朽基業及好名聲,現在他們尋求通過ESG投資,除了留下不朽基業及好名聲之外,還可以帶來社會和環境效益。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取代了慈善事業,在亞洲例如新加坡,這些人成立ESG投資基金,帶頭引領ESG投資風潮,希望亞洲的ESG投資可以跟歐洲同一水平。

  渣打私人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Private Bank)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 亞洲高資產人士的投資組合中,ESG基金預計將佔20%,因為他們希望透過投資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同一項研究中發現,僅一年之內,ESG的知名度就從20%上升到30%,因此我相信,這其中許多人是因為覺得做這件事很流行就跟風進來,不過當然,這與一般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和強烈的品牌偏好也有很大的關係。

  金融海嘯之後,不管是西方社會或東方社會,仇富的心理在社會各個階層中蔓延開來。人們普遍認為有錢人對公眾的整體利益不那麼感興趣,他們只顧著賺錢,環保和社會公益都只是作表面功夫。我注意到臺灣許多社群媒體充滿仇富的言論,當遇到爭議事件時,民眾會集體抵制某些公司的品牌產品,對品牌的偏好完全受到仇富與反商情結影響,而不是平時在意的CP值。

  不只是臺灣內部如此,國際上對於臺灣的有錢人,似乎也有某種定見。綠學院的Julia告訴我,他曾經在一個只有他是臺灣人的會議場合,被一位投資人問到:「為什麼臺灣有這麼多世界知名的企業例如鴻海、台積電等等,他們卻都沒有實際行動推動ESG的發展呢?」Julia說,當時他感到很難為情,只好開玩笑地說:「因為在臺灣,首富的職場升遷路徑是去選總統啊!」

  因此,將ESG視為發展更積極的公眾形象的一種方法,在我看來是可行的。若郭台銘、張忠謀,或最新的臺灣首富頂新集團魏家四兄弟等人,也帶頭開始投入ESG,這可以讓人們認識到財富雖然是特權,但同時也是責任的雙面性,就不會成天只想著仇富、反商,甚至發生更為扭曲的炫富心理。

  而且,大量研究指出,專注於ESG的企業在財務績效方面也往往表現地比一般企業更好,這些首富們所經營的企業,也可以將ESG知識轉移到家族的財富管理中。

  下一篇,我將繼續說明文章一開始所談到的ESG投資浪潮中另一個積極的角色—退休基金投入的方式,以及臺灣的退休基金可以如何應對。

(封面來源:網路)

知識服務

No.185~189 【10席限定】ISO 50001能源管理主導稽核員證照班 證照班
120
原力點數
No.185~189 【10席限定】ISO 50001能源管理主導稽核員證照班
2024-08-05 這次要開的證照班為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系統—主導稽核員lead auditor CQI & IRCA 國際登錄課程,完成本課程的學員將取得CQI&IRCA認可的主導稽核員課程證書,機會非常難得且只有10位名額。
【行內人心底話】中小企業適用的綠電採購及碳管理策略
2024-04-30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沒辦法像大企業一樣有獨立的永續部,綠電怎麼搶也搶不贏大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如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