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有負油價,台灣卻不可能有負電價?

為什麼國外有負油價,台灣卻不可能有負電價?


  每次只要綠學院文章一討論能源議題,就準備等著挨罵了,不是說你數字不夠精確、比喻不夠恰當,就說標題殺人、內文有誤導之嫌,反正人人一張嘴,話都隨人說。我非常認同循環經濟產業祖師爺、也是綠學院帶路人黃宗煌文章《比未來人還準!5個世界趨勢觀察重點大公開》的觀點,的確,今年(2020)上半年上演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猶如民間流傳的推背圖中第37象所預言,庚子年總有大災難或歷史轉折。如果你沒有培養出觀察世界趨勢的能力,只看個文章標題,當然無法從眼花撩亂的新聞中判斷真偽,只能像草上之風,必偃,時代會將你的未來輾壓過去。

  就拿最近「史上首見負油價!」的新聞吧,還真的有人馬上開車去加油站詢問,是不是現在來加油可以不用錢?這就是沒有理解其底層邏輯的能力,因此當新聞一來,你就懵了。

     四月下旬石油因新冠肺炎疫情,數億人居家隔離讓全球經濟活動幾乎凍結,全球原油需求量減少20~35%,達到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歷史新低點。再加上幾個產油大國進行報復性石油大戰,出口原油訂價降幅創下近二十年來最高,同時還增加生產量,國際油價一度暴跌30%,每桶跌破30美元,創下1991年波斯灣戰爭石油危機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於是,在台北時間4月21日凌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的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West Texas Intermediate)期貨五月份小輕QM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因多重因素影響,期貨價格暴跌309.63%,最後以每桶-37.63美元作收,造成石油期貨市場發生首次的負油價。

  我們一般人對期貨市場比較陌生,談現貨市場比較有辦法想像。簡單來說,期貨交易的是一種對未來預期的心理合約,買賣雙方進行的是一種避險或心理博弈的衍生性商品交易,而不是真的提著一桶原油去買賣。這和現貨市場,也就是商品的邏輯,兩者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你去加油站加油,當然還是要付錢。

  不過因為這則新聞太紅,連帶著有另一則新聞再度被炒了起來,也就是負電價新聞。因為無獨有偶,電力需求同樣也受疫情影響而減少,於是大家就把負油價和負電價拿來一起對比,弄得像是負電價很新奇似的。其實歐洲電力日前市場EPEX Spot在2008年為了促進市場效益,就已經允許負電價,其電力市場採用競價的模式,當預估發電量會大過需求量太多,電力又不容易儲存,大量儲存起來成本過高,因此當為了保持供需平衡的處理成本比售價還高時,負電價很自然就會發生,也就是花錢拜託你把電用掉,是相對好的選擇。

     但是臺灣現行的電力系統運行機制,是不可能產生負電價的。國外的負電價新聞看新奇就好,你可別真的以為有人會花錢拜託你把電用掉。

  原因是什麼?因為臺灣目前並沒有電力市場,之後會開放電力交易的初級版──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交易試行平台,但這也不是電能市場。除了少數的綠電可以跟再生能源發電業者買之外,小老百姓要用的電基本上還是跟台電買,你沒有什麼選擇權。

  要有人花錢拜託你把電用掉,需要一個再生能源占比很高、高度競爭的電力市場。臺灣目前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還不高,傳統電廠發的電基本都會用上,也都賣得掉,再生能源電廠或傳統電廠都沒有感受到任何威脅需要賠本賣,因為根本沒競爭者,所以負電價在臺灣目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不過,競爭者已經在旁邊伺機而動了。下一篇開始,我們將會展開一個綠學院成立以來連載最長、保證將是你我這種小老百姓都能看懂的電力交易白話文系列文章,期待你點讚分享加關注,持續收看!

(封面來源:Ameritrade

知識服務

為什麼說儲能沒救了,大家都還在培養儲能專案經理?
2024-05-21 股神巴菲特說,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聰明的人懂得逢低進場,才不會等到商機再次降臨時,跟著大家一窩蜂,搶不到人才,做不了事。
【行內人心底話】比黃金還厲害的「黑金」綠電登台!
2024-05-27 再生能源中容量因數第二名屬於廢棄物發電,也就是燒垃圾,燒垃圾也衍生出空污議題,有無更好的解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