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拼經濟不愛地球,臺灣要軌道不要抗洪?

川普拼經濟不愛地球,臺灣要軌道不要抗洪?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才剛宣布退出巴黎協議,這幾天全世界各地都出現極端天氣釀災,臺灣也被暴雨轟炸,多處地區單日累積雨量超過600毫米,有些地區甚至單日累積雨量超過1,000毫米,距離2009年八八風災創下1,400毫米的紀錄也不遑多讓了,而且這還沒到颱風季節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好多鄉民說因為川普退出巴黎協議,所以老天爺生氣了,但卻沒長眼,把雨下在臺灣而不是美國。我們對於氣候變遷,最直接的反應常常是「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日子已經夠苦了,何必再給自己增添罪惡感,這一定都是川普害的!

  2001年的納莉颱風,大台北都會地區因為大雨造成河道溢堤,「外水」入侵都市造成嚴重水患,整條捷運被當成水庫,停駛超過一個月,痛定思痛,2005年員山子分洪道完工,從此台北再也沒有出現因為河道溢堤而淹水的問題,然而,為何淹水事件仍頻繁出現?

  答案很簡單,雖然我們解決了「外水」的麻煩,但都市洪澇最重要的問題出在「內水」。

  都市人口密度高,為了人類的活動,不透水鋪面如道路、建築、水泥大量取代草皮等透水鋪面,當大雨一來,降在都市裡面的「內水」根本沒地方去,於是漫溢在都市中造成淹水。堤防與分洪道蓋得很漂亮是沒錯,但只能減緩降低「外水」的風險,也就是在都市周圍的河川不會漫溢到都市中,當這次梅雨最大時雨量強度超過100毫米/小時,這麼多的水蓄積在城市內排不了,當然淹水。  

  排水防洪已經是上個世代的工程思維,大自然給我們的挑戰越多,我們越要有新的思維,新的解方,這個可能性就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Sponge City)如「海綿」二字的形象,是為可以吸水、保水、儲水、過濾水的城市,把都市變成海綿,水一來就立刻現地消減(on-site abatement),像是被海綿吸收一樣,把雨水管理好,就可以減緩城市型水患及降低水質惡化。如此,還能以「儲水」取代「排水」,一方面可儲存水資源,另一方面可減低水患的威脅,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海綿城市透過規劃與工程手法,將自然環境與人工設施相結合,在自然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工給排水等四大系統,利用貯留、入滲、淨化、利用、排水等,使城市適應環境變化,因應自然災害。

  海綿城市這麼好,難道政府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我國有關海綿城市之建設,過去以建築為主體,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提出《綠建築評估手冊》之「基地保水」帶頭發展,運用八種基地保水手法:綠地、透水鋪面、花園土壤、貯留滲透空地或景觀貯留滲透池、地下貯留滲透、滲透管、滲透陰井及滲透側溝,並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臺北市政府也以「韌性城市」之理念,打造保水、透水、防洪、生態功能的城市,並以在臺北市車行道路、人行道路、停車場、校園及公園等地進行工程。

  但是,我們的思維慣性沒有改變,淹水自是必然結果。

  有關海綿城市的相關法令《建築基地保水設計技術規範》中規定,透水鋪面施工基地壓實密度需達90%以上,如此高的密度,土地無法呼吸,土壤幾乎已無法透水,海綿之所以有吸水的效果,就是因為海綿裡有很多空隙,但現在這些空隙都沒有了,然後回頭你說要環保,所以在其上鋪設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磚等透水鋪面,鋪再多又能怎麼樣呢。

  法律都是專家制定的,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他們不知道嗎?

  原因出在你我的生活習慣。透水鋪面多鋪設於人行道、腳踏車道,但我們常會把汽機車直接停駛或經過人行道、腳踏車道,若基地土壤密度沒有壓實,承載力不足,則容易造成沉陷,人行道將凹凸不平,我們可不管這是什麼海綿城市的美意,我們只知道打1999。因此,如何在人民生活習慣、海綿城市施工需求之中達到平衡,仍有一段溝通之路要走。

  另外,海綿城市與許多公共工程一樣,也會遇到維護保養的問題。海綿城市許多工法常使用粒料間之孔隙透水、儲水,然而,這些孔隙隨著時間慢慢地被灰塵、垃圾等阻塞,影響其透水儲水效能。因此,海綿城市不管在道路、公園、花圃等,需定期維護及管理,使其在汛期能有效發揮作用。

  政府目前推的前瞻計畫五大項目之一「水環境建設」,預定投入逾1,500億元,要營造不淹水的環境。然而,攤開裡面的計畫,我們依然繼續依循著舊時工程迷思,想要將整治外水成功的工程經驗,移植到治理內水。

  只靠砸錢做工程,辦不到!

  未來海綿城市的發展,除考量適地性設計之外,要開始收集既有的都市雨洪管理的各項措施和設施資訊,將觀測、控制系統與物聯網互相連結,完善城市雨水管理資訊建設,建構雨水管理資料,並將各類資訊進行儲存、分析,回傳至雲端系統以巨量資料分析計算,並反應回饋至物聯網,發展自我調適之雨水管理調控,建構智慧城市之雨水管理,提供對超過規劃的降雨量、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案,以及減輕突發事件損失的新思路。

  突破傳統城市排水框架,我們不再以快速排水為都市雨洪治理的基本信念,不要將問題視野侷限在堤防、疏浚、排水等工程上,應從「治水」的本位主義,轉換思維到「雨水共存之改造環境」。

(註一)氣象局稍後修正了異常數據,這次暴雨並無任何地區單日累積雨量超過1,000毫米

(封面來源:The Guardian

知識服務

安永合夥人新年禮:ESG永續職涯諮詢
2025-01-07 【綠色人才領航地圖】系列文章推出後,我們常常遇到綠色工作者認為自己有志難伸,在追求永續職涯的過程中充滿挫折。明明覺得自己算是很有經驗的了,雇主卻覺得換工作頻率太高,每個工作都待不超過三年,不敢把重大事情交給自己。ESG報告書寫了兩次覺得無聊了,工作只好一個又一個地換。
慶祝產業小聚200場!新年參訪核融合微系統
2025-01-07 各位好朋友們,混雜著熱切、開心、對自我的期許,邀請你一起參加綠色創業家社群第200場產業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