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的发生,造就今日的我。我原本只是想要找到理想的生活、梦想中的家园,答案会是什么,随著时光飞逝,我从撰写绿色住宅、改造老屋到后来种菜,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聚焦在生活本质。
我一开始认为梦想中的家园就是绿建筑,理想的生活救是绿色生活,这部份绿学院对绿色的观点与我相近,我始终认为,绿色生活不是聚焦在环保救地球(不觉得「救地球」这口吻有点太矜夸了?),绿生活应该回头过来好好关注自己,达到物质的精简、生活的舒适与永续性。
接著我发现,我们已经在迈向人口高龄化,大家却对高龄可能需事先做好的准备「感觉很抽象」。老年、老化,是我们必然会去面对与经历的,我们会先经历照顾自己的长辈,接下来就是自己。
人口高龄化的同时,我们也即将面对建筑高龄化。十年前,因当时都更的形式多比较粗暴、不成熟,我曾经觉得都更偏向商业考量。但现在,看了许多「海砂老屋」及「减料老屋」后,我认为都更一定会是一个城市的必经之路,已经不再是公平、金钱的问题而已,它牵涉到的是性命安全,许多结构有问题的老屋,不堪再经历一次大地震。而且现在都更的种类,也不再是单纯的拆除重建,也可以有局部的结构补强跟整建,选择多样化,换来更多安全的可能性。
一旦开启这个旅程,我想了解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原来不是单单有个自己的房子就好了,其实问题还是出在自己。
为了找寻答案,我主要针对自己想要了解的面向去写作、体验与反思,原本我以为A就是答案了,但是亲自跳下去之后发现可能是B,然后以为快从B找到答案了,但又发现B+C除以2可能比较吻合,于是这一连串的学习就开始了。
我从单纯的旁观者,找寻自己觉得很不错的绿住宅,之后发现老屋可能有许多可能性,于是又把绿住宅结合老屋,但后来接触许多老屋之后,发现其实老屋有很多问题要克服,加上气候变迁加剧,让老屋加速衰弱,已经产生安全性的疑虑,因此现在反而觉得合理健全的都更是有其必要性的。好不容易,房子安全了,又发现,若要达到理想的生活,光房子安全还不够,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对房子的保养维护方式,也占了很大关系。建筑物高龄化的同时,国内人口也跟著高龄化,住家规划又要跟著调整,因此这也成为我下一阶段想要了解的议题。
如果要问在绿色趋势里,如何创造自己的定位?答案就是你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态处理这个探索的过程。我是一个媒体人,所以使用写作的方式,你也可以有你的方式,现在网路的工具很多,只要你对某一个议题很有了解的意愿,使用社群的力量,就可以把具有共同想法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协作的力量,做有趣且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发展出对大众有益的模式或解答。
(封面来源:经济部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