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为预防COVID-19而全球开始施打疫苗,且施打的覆盖率日益增加的此时,身边亲友的问候语常离不开「你打疫苗了吗?」「你打什么疫苗?」「打了之后有没有不舒服?」「你不舒服多久?」或是「我到底该不该打疫苗?」「听说打疫苗很可怕!」等等 ……
大家的恐惧由原先的怕打不到疫苗,到有疫苗时到底该不该打,或打疫苗前十分紧张,打后担心害怕,面对疫苗的施打背负著巨大的压力。
确实在我们的周遭有许多人在注射疫苗后有许多症状出现,如发烧或发热、口渴或眼干、胸口发热、喉咙痛或干、身体局部如肩膀、腹部、注射部位等疼痛、精神不集中或异常疲惫、手指发麻或脚掌肿胀、神经紧绷、心悸等等,各现象持续的时间亦因人而异。
当我们决定要打疫苗时,身体即处于备战状态,而打完疫苗后就正式进入了作战时期,因此,如何做好战前的准备与打赢这第一场战役,使自己更具战力迎接第二场对战是相当重要的认知。
身体虚弱的人、患有宿疾的人、经常熬夜或睡不好的人在施打疫苗后,会倍感辛苦,原因是有阳气血气才能「受药」,反之,没阳气血气不能「受药」时,药物在身体内容易阻碍机能运作,这时,通常自己身体经常不舒服的地方会更容易产生反应。
我们的身体如何备战?
在提阳造血的核心概念下,身体有阳气才能带动五脏六腑在温阳的气韵下,充满活力地运作,而不至气滞影响循环,亦即能使身体的免疫力增进。疫苗进入人体之后,将会影响体内阴阳平衡,造成阳亢缺氧的状态,以致出现干渴等现象,许多人就在这情形下大量喝水,反而造成体内过于溼寒,更削弱了身体的战斗力,而导致久久无法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
其实,打疫苗前最好不要过度饮水,并戒冰冷饮,并且在施打前一天开始断水,好好吃饭,并吃得以养血气的食物;打完疫苗后,虽然身体觉得热但不能开空调,因为身体在作战中开空调,寒气会进来更多,如果因为打疫苗而身体感觉缺氧,最好去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在药剂力量还在运作时,体内保有自体的热气韵,并透过打疫苗之前后,以滋阴养阳造血为战略,将能形成血气化解药气,使身体平顺走过一场又一场疫苗战役。
断水的目的在提升身体的热气韵,以带动体内循环,不过度饮水是避免体内湿气影响消化吸收,戒冰冷饮以防止寒气封锁身体的整体机能运作,当我们做到以上三大原则时,基本上身体是保持著良好的状态。除此之后,饮食内容与生活作息的调整与配合也相当重要。
至少在打疫苗前后三天,尽量吃饭不吃粥,尤其能吃蒸饭最好。蒸饭是依循古法「煮、滤、蒸」的顺序所烹煮出来的米饭,得以开发唾液腺分泌,让吸收百分之百,是滋养脾胃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在食疗的部分,施打前几天就可以开始吃如蒜头姜片红烧牛肉汤、香菇人参鸡汤、甘草黄耆红枣燉排骨、花生猪脚(尾巴)汤等,紧接著在施打前一天断水并正常吃饭,在施打当天白天断水,晚上即开始提阳滋阴的饮食法,之后的几天则视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以提阳或滋阴为主,而反之则为辅。换言之,除了上述的提阳补汤外,还需要滋阴的汤品,如酸白菜鸭肉汤、干贝海带蛋花汤、莲藕白木耳味噌汤、冬瓜蛤蛎汤等交互为主或客之饮食。
在生活习惯上,睡眠绝不可少,因为睡眠最利于养肝血,讲到肝亦免不了提到眼睛,除了睡觉时让眼睛休息,平常最好也多让眼睛看远或多休息,因为这是最直接有利于身体现在与未来的好方法。
(封面来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