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呼万唤之下,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终于在2022年3月30日召开盛大的记者会,公布了「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图」,并与国际能源总署(IEA)的2050净零排放路径图使用相同的架构,描绘建筑、运输、工业、电力、其他等五大部门从现在到2050年的排放量下降路径。各界对于这份路径图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大力赞扬其高瞻远瞩接轨国际者,也有挑战其缺乏具体计画与策略者。
运输部门的净零策略为:改变运输方式、降低运输需求、运具电气化
在该路径图中,运输部门排放量的变化由2019年的3,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等比例直线下降至2050年的33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三个基本策略为:
-
改变运输方式
-
降低运输需求
-
运具电动化:2040年开始,市面上买不到新的汽油车了。相对于欧盟等国家明确订定传统汽柴油车的落日条款,国发会特别提到我国将不会这样做,而是以鼓励购买电动车的政策取代
IEA的全球2050净零排放路径呈现初期下降较快,后期较为平缓的弧线,基本上符合经济学上的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各国减碳基本上以2030为里程碑,划分为近期与长期,即2030年之前使用传统技术与思维模式用力减碳,2030后运用新思维新架构新系统加速减碳。那么,我国的运输部门减碳路径为何是一条往右下方的直线呢?搭配哪些政策而可以促使排碳量降下来,且刚好每年的减碳比例都一样?
我国2050净零排放路径图提出2030年市区公车全面电动化,2040年新售小客车与机车全面电动化。这里说的电动化就是纯电动车(BEV)、插电式油电混合车(PHEV)、油电混合车(HEV)等。既然使用电动车的目的是减碳,使用这些车辆的减碳可能性就值得重视。在前一篇文章《国家净零排放路径图之「换车路线」》中,我们强调一件事情:电动车能减多少碳,要看用的是什么电!(注一)那么,一般的消费者是怎么想的呢?
民众对于三种电动车与汽油车的看法
我们访谈全台湾超过1,068位民众,了解他们对于电动车的想法,还有选择车辆的决策标准为何。民众的取样考虑了全台湾22县市的人口比例,男女人数相仿,年龄与学历等也大致符合台湾全体成年民众的比例。就三个电动车的关键议题:排碳量、价钱、续航力,分别请问民众的看法。
下面三张图分别显示了民众心中的观感。很明显,约有一半的民众认为纯电动车的排碳量比汽油车低很多,加上认为低一点的,合计约72%;插电式油电混合车也被认为排碳量低,但没有纯电动车那么低;油电混合车也是类似的状况,排碳量也低,但没有插电式油电混合车那么低。对于价钱的认知则是另外一个方向,在民众心目中,纯电动车显然是车中贵族,插电式油电混合车略逊一筹,油电混合车再便宜一些,但都比汽油车贵颇多。若论及「里程焦虑」相关的续航力,纯电动车的认知续航力最差,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比纯电动车略好一些,认为油电混合车续航力比汽油车高与低的人数比例则几乎相同。
(图一)受测者认为各类电动车与汽油车相较之下的排碳量
资料来源:世新大学调查,2022
(图二)受测者认为各类电动车与汽油车相较之下的价钱
资料来源:世新大学调查,2022
(图三)受测者认为各类电动车与汽油车相较之下的续航力
资料来源:世新大学调查,2022
政策需要纳入真正民众心理与行为模式的考量,才能相对无痛地达到政策目标
此外,一般民众购买车辆时会考虑诸多因素。我们将这些因素分成五大类:环境效益、使用便利性、价格合理性、社会心理因素、个人偏好。这每一项主要因素之下,再分出几类子因素。譬如,环境效益下,包括低碳排放、低噪音、低空污、整体环保程度等。整体而言,一共包括二十三个子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运用阶层分析法处理数据后,发现民众最在意的是车辆的使用便利性,价格合理性次之,环境效益居中,个人偏好与社会心理因素殿后。对应前述的排碳量、价钱、续航力,可大致了解民众在意的程度为「续航力>价钱>排碳量」。这是政府与车商在考量电动车的定位与行销策略时必须了解的基本背景。
将三张图的数据进行简化的加权处理,各车种在续航力、价钱、排碳量三个因素得分最高的得1.2分,中间的1分,最低的0.8分,且因「续航力>价钱>排碳量」这个排行,再给予1.2、1.0、0.8的相对权重,可以计算得到纯电动车、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油电混合车分别得到2.70、3.00、3.28三个得分。可以说受测群体对于这三种电动车辆的综合考量如此。然而,若考虑所得与价值观的因素,不同的群体的相对分数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是个「意见调查」,是了解民众对于这些电动车辆的「既成印象」,并非续航力、价钱、排碳量等客观事实。从民众的印象与客观数字之间的落差,也可以观察到各种行销活动与传播媒体的效果恐怕大于科学教育本身。譬如,图一显示认为纯电动车减碳效果优于插电式油电混合车者比例颇高,但事实上根据我们在之前文章中的分析,并非如此。此外,民众对于插电式油电混合车的续航力明显低估,可能基本上仍认为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是一种「可以加油的电动车」,对于「可以加油」免除的里程焦虑效应感觉较不明显。具有插电与加油双重动力型式的插电式油电混合车,续航的安全系数事实上是三者中最高的。
表一则将民众购车考量的主要因素与相应的子因素在调查中呈现的顺位列出。主要因素依照使用便利性、价格合理性、环境效益、社会心理因素、个人偏好的重要顺序排列,各子因素也依序排列。由该表可以了解民众最重视的是车辆本身的安全与稳定、定价合理、整体环保程度、彰显环境认同、车辆的舒适等。然而,在环境效益中,低碳排放的重要性却不如低空污与低噪音。这也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可以透过五官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感受得到的因子会更为在意,碳排放这气候变迁相关议题虽然是热议题,然需更强化民众的认知,缩短自己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搭配优惠的价格,大家才会采取「气候行动」。对于使用车辆这种具有若干风险的工具的民众而言,安全与方便仍是最重要的考量。
因素 |
子因素 |
因素内重要性排序 |
使用便利性 |
车辆本身的稳定与安全 |
1 |
台湾供电的稳定性(不会停电) |
2 |
维修的便利性 |
3 |
补充燃料(加油/充电)的便利性 |
4 |
车辆本身的续航力 |
5 |
车辆本身的加速能力 |
6 |
价格合理性 |
车辆定价合理 |
1 |
补充燃料(加油/充电)价格合理 |
2 |
减免燃料税或牌照税等税务优惠额度 |
3 |
政府提供补贴的额度 |
4 |
环境效益 |
整体环保程度 |
1 |
低空气污染排放 |
2 |
低噪音 |
3 |
低碳放量 |
4 |
社会心理因素 |
车辆能彰显环境认同 |
1 |
车辆能彰显时尚流行 |
2 |
车辆能彰显社会地位 |
3 |
个人偏好 |
喜欢车辆的舒适性 |
1 |
喜欢车辆的内装 |
2 |
喜欢车辆的外型 |
3 |
对车辆的品牌认同 |
4 |
喜欢车辆的独特性 |
5 |
车辆本身的加速能力 |
6 |
(表一)台湾民众购车时考量的重要因素与子因素(依照重要顺序排列)
资料来源:世新大学调查,2022
我们如果要如承诺地2040市售车辆100%电动化,在电力充足的前提下(很前面的重要因子),应确保充电的便利,并在公平的前提下,强化各类的优惠或补贴,使电动车价格合理化。至于减碳,就是顺带达到的优点。政策需要纳入真正民众心理与行为模式的考量,才能相对无痛地达到政策目标。
(注一)根据环保署的研究资料与我们自己的计算分析,纯电动车、插电式油电混合车、油电混合车在台湾的情境中(使用的是台电,碳排放系数大约每度0.5公斤CO2-e),若以全生命周期看待,这三种车辆每公里排放量都在200 CO2-e上下,差异不大。此外,若分析燃料生命周期,台湾销售量前五名的纯电动车的每公里排放量约为65~136 CO2-e,插电式油电混合车则为68~140 CO2-e,差异也有限
(封面来源:国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