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欧洲念书工作了十年,待得最长的国家是奥地利及德国,也是欧盟中,对环保资源回收做得最彻底的两个国家。即使回国多年,对这两国经营环境的用心,对使用再生能源的坚持及举国上下对节能环保的具体实践,一直印象深刻,也希望以这些经验,能对现在所处的环境,有些正面的影响。
幸运的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有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可以把一些想法做做看,也得以有机会认识很多同道好友,交流各自的想法做法。
我的环保观是把身处的地球当作是艘太空船,所有的资源就是船上的这些,用完就没了,天上不会再掉下来。我们所处的环境就如船上的某间舱房,虽然我们自己制造的垃圾或污染可能可以移开到舱外,但实质上还是在这艘船上。别以为把问题拿到别的舱房,再把门关上,这问题就可留给别人;也别以为如果这个舱房太脏,不适合生存,我换个舱房不就得了。我们都在这艘船上,船上的问题除非被解决,否则永远存在,而且越来越多,影响到乘客。既然我们目前没能力换艘船,最务实的做法就是把船上的问题处理干净,让这艘船航行得顺利,船上的我们才能住得开心。
绿色的范畴很广,不需要执著找效益最好的、影响最大的、赚钱最多的、曝光最强的项目来做,只要顺著因缘走,一定会遇到我们使得上力的事。以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说,我之前做的工作是将丢弃的咖啡渣拿来做纺织品,现在的工作则是以宝特瓶为原料做成纺织品,恰巧都是回收再制的领域。做这些事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不是只为了拿证书,而是想彻底知道我们做的东西究竟有没有比较好,例如我们要看看东西从最源头材料开采,到生命周期结束后送到工厂处理完毕,这段过程所有的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加总,若换算成一个很具象的、一个产品所造成的碳排放总量,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又或者我们想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的水是不是很多,排放出来的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甚至你还可以考虑到消费者端,连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例如这一罐洗发精可以洗几次?每次洗头要用多少水?都要计算进去,这样就会弄得很忙,但当你弄清楚其中量化的数据代表的意义,你就可以向别人说明并且安自己的心。
我们一路走来,已累积不少学习的经验,我们很乐意和任何有兴趣的人分享,所以只要有邀约,我们大都会欣然前往。我们还想做很多事,例如台湾据估计每年有约15-20万吨的废弃纺织品,到目前为止没有好的处理方法,所以我们尝试进行将准备丢弃的衣服拿来再制成纺织品,也就是真正实现摇篮到摇篮的产品永续理念,希望我们对这问题可以帮点忙。每一个专案的进行都让我们学得更多,也更不敢松懈,因为这艘船的环境真的不好,看到多数人的不紧张,我们只好安慰自己,乐观点,最糟的情况大概有生之年还不会遇到吧?但我们衷心希望,我们做的这些事,可以让这艘船航行更顺,后上船的小乘客过得更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