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上周才刚宣布退出巴黎协议,这几天全世界各地都出现极端天气酿灾,台湾也被暴雨轰炸,多处地区单日累积雨量超过600毫米,有些地区甚至单日累积雨量超过1,000毫米,距离2009年八八风灾创下1,400毫米的纪录也不遑多让了,而且这还没到台风季节呢,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多乡民说因为川普退出巴黎协议,所以老天爷生气了,但却没长眼,把雨下在台湾而不是美国。我们对于气候变迁,最直接的反应常常是「这不是我的错!」,因为日子已经够苦了,何必再给自己增添罪恶感,这一定都是川普害的!
2001年的纳莉台风,大台北都会地区因为大雨造成河道溢堤,「外水」入侵都市造成严重水患,整条捷运被当成水库,停驶超过一个月,痛定思痛,2005年员山子分洪道完工,从此台北再也没有出现因为河道溢堤而淹水的问题,然而,为何淹水事件仍频繁出现?
答案很简单,虽然我们解决了「外水」的麻烦,但都市洪涝最重要的问题出在「内水」。
都市人口密度高,为了人类的活动,不透水铺面如道路、建筑、水泥大量取代草皮等透水铺面,当大雨一来,降在都市里面的「内水」根本没地方去,于是漫溢在都市中造成淹水。堤防与分洪道盖得很漂亮是没错,但只能减缓降低「外水」的风险,也就是在都市周围的河川不会漫溢到都市中,当这次梅雨最大时雨量强度超过100毫米/小时,这么多的水蓄积在城市内排不了,当然淹水。
排水防洪已经是上个世代的工程思维,大自然给我们的挑战越多,我们越要有新的思维,新的解方,这个可能性就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Sponge City)如「海绵」二字的形象,是为可以吸水、保水、储水、过滤水的城市,把都市变成海绵,水一来就立刻现地消减(on-site abatement),像是被海绵吸收一样,把雨水管理好,就可以减缓城市型水患及降低水质惡化。如此,还能以「储水」取代「排水」,一方面可储存水资源,另一方面可减低水患的威胁,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海绵城市透过规划与工程手法,将自然环境与人工设施相结合,在自然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工给排水等四大系统,利用贮留、入渗、净化、利用、排水等,使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因应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这么好,难道政府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我国有关海绵城市之建设,过去以建筑为主体,由内政部建筑研究所提出《绿建筑评估手册》之「基地保水」带头发展,运用八种基地保水手法:绿地、透水铺面、花园土壤、贮留渗透空地或景观贮留渗透池、地下贮留渗透、渗透管、渗透阴井及渗透侧沟,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台北市政府也以「韧性城市」之理念,打造保水、透水、防洪、生态功能的城市,并以在台北市车行道路、人行道路、停车场、校园及公园等地进行工程。
但是,我们的思维惯性没有改变,淹水自是必然结果。
有关海绵城市的相关法令《建筑基地保水设计技术规范》中规定,透水铺面施工基地压实密度需达90%以上,如此高的密度,土地无法呼吸,土壤几乎已无法透水,海绵之所以有吸水的效果,就是因为海绵里有很多空隙,但现在这些空隙都没有了,然后回头你说要环保,所以在其上铺设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透水铺面,铺再多又能怎么样呢。
法律都是专家制定的,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原因出在你我的生活习惯。透水铺面多铺设于人行道、脚踏车道,但我们常会把汽机车直接停驶或经过人行道、脚踏车道,若基地土壤密度没有压实,承载力不足,则容易造成沉陷,人行道将凹凸不平,我们可不管这是什么海绵城市的美意,我们只知道打1999。因此,如何在人民生活习惯、海绵城市施工需求之中达到平衡,仍有一段沟通之路要走。
另外,海绵城市与许多公共工程一样,也会遇到维护保养的问题。海绵城市许多工法常使用粒料间之孔隙透水、储水,然而,这些孔隙随著时间慢慢地被灰尘、垃圾等阻塞,影响其透水储水效能。因此,海绵城市不管在道路、公园、花圃等,需定期维护及管理,使其在汛期能有效发挥作用。
政府目前推的前瞻计画五大项目之一「水环境建设」,预定投入逾1,500亿元,要营造不淹水的环境。然而,摊开里面的计画,我们依然继续依循著旧时工程迷思,想要将整治外水成功的工程经验,移植到治理内水。
只靠砸钱做工程,办不到!
未来海绵城市的发展,除考量适地性设计之外,要开始收集既有的都市雨洪管理的各项措施和设施资讯,将观测、控制系统与物联网互相连结,完善城市雨水管理资讯建设,建构雨水管理资料,并将各类资讯进行储存、分析,回传至云端系统以巨量资料分析计算,并反应回馈至物联网,发展自我调适之雨水管理调控,建构智慧城市之雨水管理,提供对超过规划的降雨量、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以及减轻突发事件损失的新思路。
突破传统城市排水框架,我们不再以快速排水为都市雨洪治理的基本信念,不要将问题视野侷限在堤防、疏浚、排水等工程上,应从「治水」的本位主义,转换思维到「雨水共存之改造环境」。
注:气象局稍后修正了异常数据,这次暴雨并无任何地区单日累积雨量超过1,000毫米
(封面来源:The Guard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