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张忠谋在一场研讨会中表示对于人工智慧(AI)的发展,他相当担忧会造成低薪问题,而稍早之前,比尔.盖兹却说人工智慧(AI)的发展对社会永续发展有利,这两个人说法南辕北辙,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
人类在环境、社会及科技等方面的风险趋势已较过去有了更大程度的改变,在台湾地区,则因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的趋势已为永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而科技创新对于资源、财富的集中化或阶级流动的影响,以及对于产业活动(包含生产制造和服务等)方面的冲击,都将无远弗届深远。面对高龄化和人工智慧的趋势,究竟应该感到失望、绝望、还是满怀希望?
台湾的高龄化速度之快,全世界大概韩国及新加坡可以媲美,我们的总人口成长由正转负已是不可避免之趋势:民国105年,人口成长率预估为2.3‰左右。未来,人口成长将持续趋缓,推估之人口零成长将出现在民国110年至114年,人口最高峰将为2,300多万人,之后就会往下走。
图1:民国105年人口金字塔及扶养比动态图,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委员会。https://www.ndc.gov.tw/cp.aspx?n=AAE231302C7BBFC9
图2:民国150年人口金字塔及扶养比动态图,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委员会。https://www.ndc.gov.tw/cp.aspx?n=AAE231302C7BBFC9
横在眼前的困境就是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可以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少
讲这些都不是什么新消息了,主要是现在社会恰好又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软体(人工智慧、电脑运算能力、区块链)及硬体(网路建设、光学感测、辨识技术、虚拟实境、机械动力、散热科技、能源储存)等方面的全面「整合」,成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时代。此一时代,关键资本为人工智慧和数据(Data)。这种发展跟人少的趋势交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不论愿不愿意面对,根据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在2018年6月22日为止公布的预测资料,在2016到2026年,行政助理、机器操作装配员、邮政服务员以及银行出纳员和收银员的就业机会受到最大负冲击,分别将减少约32万、14万、6万、4万及3万个工作机会,原因包含:科技能简化行政工作流程、大幅提升效率;智慧机器人与3D列印将有潜力取代相关劳动力;智慧机器将能处理信件、分类这类琐碎且繁重的工作;以及受到线上贸易、电子商务的普及,实体店面的收银劳动需求将持续缩减。
这不是很好吗,人少了,刚好也把一些基础工作取代掉了,有些事情就让机器做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
受到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诤言的鼓舞,我决定尝试利用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进行台湾地区的人口增长及科技创新对于环境、社会的影响与冲击的系统分析,结果整理如下图3。
图3:人口趋势及科技创新对于环境、社会的影响与冲击
数位创新将增加新兴科技工作的供给
自动化生产将减少传统劳动工作的供给,即工厂仰赖自动化、智慧化生产,不须投入大量密集劳力;人工智慧则因利用大数据、图形及内容侦测等关键技术,将减少传统劳动工作的供给,但将增加新兴科技工作的供给;物联网则因生产价值体系中的沟通成本降低,将减少传统劳动工作的供给,但将增加因应数位沟通所需要的新兴科技工作的供给。
人口结构改变恰好大幅增加对于个人工作生产力的要求
少子化的结果将减少传统劳动工作的需求;高龄化的结果则将增加长期照护等传统劳动工作的需求,此趋势与青壮年扶养负担将逐年增加具有相同的意义;然而,正因为劳动人口减少,因为对于个人工作生产力的要求将大幅增加,因此对于借重数位创新等之新兴科技工作的需求将增加,方能使个人工作生产力超越透过传统学习技艺的方式,达成个人所得成长目标。
人口减少对于环境冲击影响反而是加分
数位创新由于物联网及监测技术的进步,将有机会更广泛的建立自然生态及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但基于高互相相互关联的新工作形态,而且对于手机、电脑、平板等不同数位操作介面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对于工作者健康安全的潜在影响程度还未以明确的答案;物联网及数位创新将大量增加伺服器的建置需求,因此将增加土地资源使用;而对于伺服器的冷却需求,亦潜在将增加潜在水资源的使用与消耗。
人口结构改变与数位创新对于就业机会带来的影响有正有负
若是数位创新将不必透过人力劳动来创造经济发展,而是直接利用数位创新发展经济,将有可能是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关键。只不过,未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传统农业价值观体系,将受到严重的挑战。我们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应该怎么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而数位创新所创造的财富、福祉,是否国民、社会大众将有机会享受?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如何兼顾?
有个美国影集里讲过一句话,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认清这是一个问题。
面对高龄化和人工智慧,不论感到失望、绝望、满怀希望,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要探索一个在任何时空背景下都是同样的、最根本的问题:
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生活?
(封面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