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蝴蝶效应》,这个比喻很贴切地形容我从一个不懂绿色产业的菜鸟,渐渐航向一个新的旅程。时光倒转回到10年前,那时的我对于节能这件事并没有特别注意,更别说是专业的需量观念及其对电费产生的影响。我和你一样,把电费帐单付清就自认尽到了公民的义务,对于能源并没有很清楚的概念。那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触发我人生航道的改变呢?
那时,我住的社区管委会发生了一些状况,社区居民为了解决问题,就推举我接任社区主委,当时社区总干事问我,要不要来试看看做低碳社区改造,而且政府有补助,不必花很多钱。于是我开始参加培训课程,从最简单入门的节能手法开始,汰换社区公共空间的灯管。接著发现可以做更多呀,于是关掉耗能的喷水池,改成不用电又健康的生态池,这样一来不只用电度数大减,用电需量也大减。这真的很有成就感,于是我又去思考更多可能,透过设备启用时间的重新配置,大胆把公共空间的用电方案改成时间电价,这些全部加一加,公电电费有了大幅的下降,从夏季每月6~7万降到每月3万多,几乎省了一半,一年省了30万的电费。我后来学到,不只是社区,办公大楼、工厂、旅馆都有太多可以思考应用的节能空间,电力能源真的不只是帐单而已。
举例来说,我曾和朋友去住过一间民宿,民宿老板很用心在节能这一块,花了不少钱装了热泵及太阳能热水器,但他跟我提到,装了这些之后,电费仍旧非常贵,这让他非常困惑。我在隔天中午退房之前,花了一点时间统计分析他的设备使用情况,并给了他一点点建议,而他真的也照做了,一年下来电费省了好几万,老板非常开心,招待我再去住他那里。
2016年,我发起台电人南北徒步串联,当时是针对政府修订电业法时, 有许多不合理及不公平且非常躁进。
因为南北徒步串连这个活动,我认识跨系统的其他单位同仁,发输配售跨系统分享也让我进步更多,我其实内心非常感谢这些台电同事。
2017年,我在YouTube看到Michael shellenberger的演说,突然心有所感决定发起邀请Michael shellenberger来台湾,而当中也获得了核能学会以及核能流言终结者的大力协助,我们在三天内办了很成功的演讲及分享活动,也获得了很大的共鸣及媒体的关注。我们后来还和Michael shellenberger一起送了陈情书到总统府,请政府针对非核家园这个能源政策再做检讨,因为不管是碳排或是电力供应稳定还有未来电价的影响,都不像是政府讲的那样。
2018年发生的事情你就知道了,因为只要你有去投公投票,你也参与了我们辛苦一年的成果。去年(2018)年初时,李敏老师决定发起以核养绿公投,而后决定由黄士修担任领衔人。当时社会上完全不看好我们,中选会又拼命打压,我们这个公投是又没钱又没人,在投票前许多志工是完全没有信心的。我也是志工之一,但我内心是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一场。我一路看著非常多的志工疯狂地投入,这当中的辛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一直到最后我们真的拿下了胜利, 公投过关,这种心情当下实在难以形容,我只能说我很骄傲我参与了这场战役。
这一路走来,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吸收了许多知识,互相分享也激发出更多动能,我更为关注能源了。我觉得绿色产业一个最大的特色是跨领域的整合,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合作,才能试著去创造新的组合。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有时只是一件小事情启动了你的按钮,但是当你开始改变,你就会发现改变的不光是你,你会开始影响周遭的人,而你帮助这世界多少,这世界就会回馈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