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森林碳权等于漂绿? ! 其实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

买森林碳权等于漂绿? ! 其实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


  过去这段时间整个社会非常忙碌,一下子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一下子关注谁当了立法院长,接着又忙过年,元宵节还要去平溪放天灯,谁管什么碳中和。 倒是绿学院统计了去年(2023)来询问的客人后发现,有很高比例的人都是来问森林碳权是如何计算的、有减碳效益吗,看来碳中和并不是没人管 ,只是人们同时做很多事情而已。

森林碳权如何计算? 真的有减碳效益?

  你可能以为既然碳交易平台已经成立,大家不是应该到处去问如何买碳权吗,为什么询问度最高的竟然是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现在买碳权已经变成企业漂绿的代名词!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碳权几年间忽然获得大量关注,行内人也没多少经验,都从做中学,出事自是必然。 尤其在《碳权丑闻:VCS认证的森林碳权成了壁纸! ? 》上架之后不久,VCS执行长就因该事件请辞,请辞并没有平息各界的疑虑,除了让人们对于买哪里的森林碳权裹足不前之外,有更多人开始从森林碳权方法学本身 讨论森林碳权是否有减碳效益。

  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森林就是地球最会储存二氧化碳的天然仓库,森林当然可以减碳,无需讨论。 但是转为碳权,则是一种人为手段,有人就有是非,更何况碳权是有价的,容易衍伸各种商业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再大的善意也都成了恶意。

森林无论你有没有给它碳权,本来就在储存碳汇,为什么需要大费周章,核发碳权给你? 这才是关键问题

  因此,当我们在讨论森林碳权时,一定要先思维为什么人类需要把碳汇转为碳权? 森林无论你有没有给它碳权,本来就在储存碳汇,为什么需要大费周章,花好几年通过监测、报告与验证机制,核发碳权给你?

  答案绝对不是为了赚钱! 这个世界赚钱的方式多的去了,等森林慢慢吸收二氧化碳再拿来赚钱也太慢了吧,真正的原因是:为了2050,人类必须把所有能用上的减碳工具都拿来用, 没办法挑食!

  批评者说,但是森林并没有长期的固碳效益,所以不应该核发碳权,而且森林会发生火灾,成了排碳而非固碳,更不应该核发碳权。 我们在《拯救世界的负碳技术超人身家背景大揭露》就有提过,树木把二氧化碳吸在肚子里形成固碳效果,直到它死掉倒在地上二氧化碳才会跑出来,以地球的时间尺度 来说,自然碳汇储存的二氧化碳终究会跑出来,只是以人类寿命长度来说,这储存时间对我们来说够用了。

  至于要为了森林火灾而不发碳权就有因噎废食之嫌。 森林碳权的核发或每年给一次、或每几年给一次,已经给出去的确实不会因为发生火灾就收回去,还没给出去的则有机会不会再给,比较严谨的如加拿大, 依据专案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就野火、天灾、虫害等森林破坏因素,透过科学基础的评估与风险控管策略,以预先扣除部份碳权核发比例方式消除漂绿的质疑,这 种作法比农业补助还严格。

我们真正该关注的不是森林碳权如何算、该不该给、应该给多少,而是如何让给碳权的人更有判断能力

  很多时候,在绿色产业工作的人,会被迫政治正确、道德高尚,因为人们期待我们法相庄严。 如果每个机制都要这样处处画红线,指责别人不作为或没有达到最高标准,在绿学院看来,是一种最精密的怠惰,因为待在舒适圈里非常愉快,计算森林碳权、推动储能 产业、电力交易平台则非常辛苦。

  与其担心国外的森林碳权是否属实,我们真正该担心的是即使我们开始全力推动国内森林碳权自愿减量专案(抵换专案),或什至所有碳权抵换专案,我们面临最严重的问题 是审查委员和查验人员都没有足够的碳权专业与实务经验。

  碳权的方法学那么多,不太可能每种都专业或有实务经验,审查委员们提的审查意见只好基于个人主观例如用审查论文或「有漂绿嫌疑推定原则」来审查,而不是回归 制度和方法学本身来审查,尤有什者还基于过时的观点、错误的偏见来审查。 严谨本身是正确的,但之后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来申请碳权,严谨遇上弹性,浪漫遇上务实,双方的冲突一定会越演越烈。

  第三方查验单位也可能没有很多的查验经验,许多查验单位表示没有农林渔牧专业人才所以暂时不受理这类案件,只有少数查验单位有资格,已经人这么少了还要负担这么大的责任, 随时都可能被骂替企业漂绿,这种业务能闪就闪。

  这两群人会决定我们接下来几年所有碳权的核发,这才是最关键、最该关注的问题。 与其急着换掉审查委员或是让更多的单位取得查验资格,我们应该要让这三帮人用时间换取经验,参考国际惯例换取判断力,用交流换取眼界,从做中学,扎实地养成 第一批专业的审查委员、查验人员、甚至懂碳权的企业。 而我们其他的利害关系人,则要学著成为高适、杜甫、贺知章们,一个时代能出现李白,是因为有很多谪仙的守护者。 大唐盛世不在疆域,而是因为这批人有足够的专业、超越时代的慧眼,以及伟大的包容。

知识服务

庆祝产业小聚200场!新年参访核融合微系统
2025-01-07 各位好朋友们,混杂着热切、开心、对自我的期许,邀请你一起参加绿色创业家社群第200场产业小聚。
天啊!这里怎麽忽然多了这麽多工作?
2024-11-19 新能源业常常佔据国内外政治、经济、投资、科技热门新闻版面,但是大家都不告诉我们哪些是我们这种普通人能够参与的机会。其实,新能源只有三个字,新事业却有千百种,光是臺湾的储能业,就有很多你可以参与且还有不错收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