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重新複習了儲能系統的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發電端、電網端、用戶端(需求端),為了簡化,業界將安裝於發電端及電網端的儲能稱為表前儲能,安裝於用戶端的儲能稱為表後儲能。這裡的「表」,象徵的是台電的電表,是一種電力系統掌握與否的責任分界點。
在發電端安裝的儲能例如光儲PV+ESS、電力交易平台上的輸電或配電級的儲能,都是電力系統可以看得到的資源,可簡稱為表前儲能。我們今天要來談的,則是電力系統看不到、掌握不了的用戶端儲能,簡稱表後儲能。
五個表後儲能出沒的地方
儲能可以裝神秘看不到?當然不是真的隱形,只是因為用戶端的儲能會跟用電設備整合,因此正常情況電力系統分不出來在用電的是冷氣還是儲能,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文章說儲能得不到碳權的原因。以下我們來看看表後儲能會在哪幾個地方出沒:
出沒點一:工廠和商辦
早期工廠和商辦建置儲能是做為備用電力使用,就像不斷電系統(UPS)一樣,在電力系統供電不穩或斷電的時候提供穩定的電源,讓廠辦可以維持正常運行或緊急用電。隨著電價逐漸攀升,儲能可以用在尖離峰用電的調度、抑低需量,有效地省電費,因此比以前更有機會出沒在用電大戶或生產型態合適安裝儲能的用電戶。
出沒點二:民生和家用
近幾年有些縣市因城市淨零排放考量,會使用社會住宅或國宅等新建案進行規劃建置儲能系統,把社區公共用電拿來進行調度。目前家用儲能產品多數已具備可直接銜接太陽光電、UPS以及排程調度功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智慧建築、綠建築或零碳建築設計強化了能源管理與再生能源利用,也同樣具備停電時提供備用電力的能力。
出沒點三:醫院和國防安全相關機構
我們平時遇到停電,休息一下不吹冷氣也不會死,而醫院的維生系統、手術房以及高階的醫療檢測設備可不一樣,他們都需要很高的電力品質與妥善度;還有國防的通訊、雷達系統,也不能在停電時停擺。在涉及人民及國家安全的領域,設置儲能系統就成了保命策略,是個完全不可或缺的存在。
出沒點四:公共設施
有些偏遠山區的學校會兼防災用途,這時安裝儲能也是不可或缺;全臺灣很多號誌燈或站牌也都已經安裝小型的UPS或儲能,以免停電時交通也跟著一起打結。
出沒點五:電動車充電樁
電動車快速成長,在電動車充電樁旁邊搭配儲能,進行電價差套利,還同時解決電力系統的問題,這在儲能電池越來越便宜的前提下益發可行。
為什麼需要建置表後儲能?
每個人建置儲能系統都有不同的動機,如果你覺得你又不是醫院或軍事機構,不裝儲能也不會死,我來給你一個最強的動機。國際化石燃料價格逐年上漲,國際貿易又受到關稅戰、各國間的戰爭等不穩定的因素衝擊,臺灣這麼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用膝蓋想就知道我們以後要花越來越多的錢買能源。
我們是個以製造為主、出口導向的產業結構,電費只要稍微一調整,直接就會影響利潤,講白了,這麼多年來我們的百工百業就是靠台電在撐,即使是台積電,也都是靠著全球數一數二便宜的電費供養,才能有這麼強的競爭優勢。台電為了跟產業站在一起,不漲價連年虧損怎麼辦?那就再用我們納稅人的錢去補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一天當我們把GDP的50%都拿去買能源時,你覺得我們還可以再撐多久?用膝蓋想也知道這是一個死局。
如果想要不改變生產用電行為,生產單位需要有效的電力調度作為節省電費、支撐你的利潤的策略,這時建置儲能系統就是重要的策略。如何善用儲能斜槓青年,可以回頭看這篇的多種具經濟價值的儲能應用。下一篇,我們來談如何展現表後儲能經濟面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