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點

每周更新一篇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幫你和綠色菁英思想同步

不想算產品碳足跡?理工人不想說的事

最近我們開了一門證照班《ISO 14067 服務與產品碳足跡查證:主任查證員課程》,上完課全班只要是理工人或依賴左腦邏輯思維的會員,都不約而同表示計算組織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這套方法學是有問題的邏輯,打著科學量化的名號,實則一點也不精準。

2023/12/08
明明做有意義的工作,卻感覺力不從心?

現在是病毒充斥的年代,在新冠肺炎影響下,生活才漸漸恢復較為正常,最近又出現黴漿菌肺炎,讓人擔憂不已。

2023/12/04
能源管理系統能幫我省錢甚至賺錢嗎?

老闆每天都很忙,為了一家子的生存努力奮鬥。聽到賺錢他才會聽得懂,聽到花錢他就容易聽不懂。 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全天下的老闆而寫,也為了每天為了說服老闆而傷透腦筋的你我而寫。如何評估值不值得建置能源管理系統,首先要了解這是什麼東西,以及它為你帶來什麼效益。

2023/11/27
別走偏!這些年品牌商的100%回收材料新政走火入魔

最近常聽到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在鳥鴉的世界裡,天鵝也有罪」,當我們談品牌商三大新政時,究竟什麼是烏鴉、什麼是天鵝,也是蠻耐人尋味的,除了閉環回收之外,另一個走火入魔的坑就是換再生低碳材料。

2023/11/20
碳權醜聞頻傳,還要推生物信用額度?

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這一切都只是我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已。當我們能看得懂的只有賺不賺錢這個面向時,自然所有的東西都得配合我們的需求貼上價格標。

2023/11/13
供應鏈議合是什麼?三個供應鏈減碳的認知誤區

如果你問我,什麼樣的社群文化對學習最有幫助,我會建議你走一趟綠學院產業小聚交流。與一群認知水平差不多的人討論、互相激盪,這種感覺是會上癮的。

2023/11/06
別跟風!這些年品牌商的閉環新政落得一地雞毛

所謂閉環的嚴謹定義是指一種生產和消費模式不會消耗任何不可再生的能資源,也不會產生任何廢棄物。在真正的封閉循環中,所有的產品都可以被回收、再利用或分解;所有使用的能源都來自於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等。

2023/10/30
假扮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發電廠碳捕集、混氫混氨發電、生物炭

距離2050只剩下二十多年,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還在刷牙洗臉還沒出門,怎麼辦呢?於是我們需要假扮超人。

2023/10/23
碳權醜聞:VCS認證的森林碳權成了壁紙!?

我們好像很少聽過衛報指控另外兩種莊家發的森林碳權是壁紙,為什麼有爭議的碳權多是國際獨立機構發的?

2023/10/16
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之下的各方角色分析

綠學院最近是不是出事了?每周一持續更新的綠色產業觀點專欄文章,最近忽然沒動靜,官網也長得不太一樣、報名活動常出現系統錯誤?因為綠學院想要體會中小企業雙軸轉型有多難,身先士卒拿自己的官網當實驗室小白鼠,忙數位轉型去了!

2023/09/25
一間健康的儲能公司需要哪些人才?

大爭之世,凡有血氣,必有勝心。儲能公司既然想要活得久,如何轉型找團隊?如何轉職找位子?具備什麼背景或專業的最容易成功?

2023/07/24
企業超節能,身體高耗能?

一旦我們失去了對於壓力的覺察,或是開始出現睡眠失調的時候,也意味著身體已經在疾病產生之前開始出現耗能的現象。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