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專欄】現在投資綠色新創公司還有用嗎?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專欄】現在投資綠色新創公司還有用嗎?


       綠學院的朋友們,多年不見!2017年Green Impact Lab剛成立時,綠學院曾經出了一些文章預測綠色創業的方向,這幾年綠色產業的發展如同雲霄飛車一樣,除了造就當時預測賽道上許多綠色新創的成功之外,也把很多公司甩出去。

      最近Green Impact Lab重新啟動,我覺得很具指標意義。雖然看似川普大力打擊ESG,但是ESG在臺灣的地位已經從「建議性規範」快速走向「制度化要求」。今年(2025)起,所有上市櫃公司都必須交ESG永續報告書,並同步接軌IFRS S1/S2的國際揭露準則。這意味著,即使經濟再怎麼差,永續也已經成功讓企業開始把外部成本內部化,就跟產品成本一樣,永續也成為企業的必要成本,也成為資本市場評價企業的核心標準。

當ESG從合規到制度化,正規軍及彎道超車將各有擅場

法規雖然提供了外部壓力,但真正的轉型動能來自企業內部的選擇。對產業龍頭而言,ESG已是進入全球供應鏈的最低門檻;而對中小企業與新創來說,則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切入點。第一條路線:低碳轉型,打進全球供應鏈

第一條路線:低碳轉型,打進全球供應鏈

       ESG讓企業必須深度轉型的現實動力有很多,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就是能源轉型卡關—半導體與基礎建設的雙重困境。

       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重鎮,其產業能耗與碳排放量占成本比例極高,單看台積電單一企業,就消費台灣全國近10%的電。然而,若缺乏穩定的低碳電力供應,這些企業即使有減碳意願,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政府雖訂出2050淨零目標,但目標與實際落差仍大:離岸風電推展緩慢、核能礙於民意無法推動、地熱扛不起大旗,只靠過去幾年已開發之太陽能勉強撐住場面。這讓臺灣多數能源密集產業陷入無以為繼的困境。

       因此,企業為了要打進全球供應鏈,勢必要接受市場稀缺、且必定越來越貴的再生能源。在這些市場要求下,綠色新創有許多可能的切入策略,茲舉三個切入角度:

1. 新能源科技新創

       在再生能源不足的背景下,節能、表後儲能、太陽能板回收,甚至太陽能板清潔等痛點,都開始需要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以SaaS訂閱制、耗材供應與低成本能源供應平台等商業模式,與協助企業簽訂購售電合約、管理能源與用電監控,這些都是中大型製造業的必需品。切入這些新能源供應市場正是時機。

2. 供應鏈透明平台

        跨國品牌不只要求龍頭揭露 ESG,更要求減碳責任下放到二階、三階供應商。這讓「供應鏈ESG管理平台」有延伸市場之痛點,能幫助中小廠商低成本、有動力接軌國際揭露標準。

3. 永續金融科技(Green FinTech)

         銀行與投資機構必須將 ESG 納入風險模型與授信審查,若能提供「碳足跡評估」與「永續評級API」之評價工具,就能成為金融體系裡的資料供應商。

第二條路線:氣候變遷商機和綠色商業模式,打進巴菲特看見的未來

       另一個創造商機的視角,則是直球對決氣候變遷帶來的新商機和綠色商業模式。今年(2025)七月,巴菲特透過波克夏公司收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鼠害防治公司Bell Laboratories,是結合傳統的「價值投資」與ESG思維的範例。這家鼠害防治公司創立於1974年,號稱「全球鼠害防治技術的領導者」,透過賣各種捕捉老鼠、田鼠等齧齒類動物的誘餌與陷阱,創業者在初始創業時大概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氣候變遷下的受益者。波克夏一向喜歡併購長期現金流穩定、經營方式穩健透明的家族企業,這家公司前景看好的一大原因,正是因為全球暖化、冬季越來越短,讓老鼠有更長的覓食和繁殖時間,族群數量因此快速增加,2025年《Science Advances》期刊有篇研究分析全球16座城市,其中11座城市的鼠群顯著增長,其中美國華盛頓特區過去十年間增幅達390%,舊金山達300%,對人類族群已造成重大危害。

      老鼠畢竟是扛過上一個地球冰河期的優勢物種,受益於氣候變遷更成為受益者一點也不意外。不只是老鼠,許多人類稱為害蟲的昆蟲,例如蚊子、蟑螂、蝗蟲等,也都受益於氣候變遷有了更廣的居住地,這讓病蟲害防治產業近年成為資本市場寵兒。另一家病蟲害防治上市公司Rollins,市值達272億美元,本益比約50倍,與市值世界第一的人工智慧巨頭NVIDIA目前40~50倍的本益比不遑多讓,這不禁令人感嘆浪費這麼多聰明人的人生做AI幹嘛,連最根本的能源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是好好解決氣候變遷吧!至少需求強烈、現金流極度穩定,更不受景氣週期波動!

       當然,要掌握這種氣候調適的市場需求其實不容易,一來你不容易有專業能力來挖掘商機,二來在行內的資深老手早就站穩生態系,外人很難競爭。這時回頭思考什麼是相對創新,起跑線又不會差太遠的產業,更還是可以回到第一條路線,針對ESG制度的變革與挑戰下尋求機會

商機會越來越走向細分市場,但綠色新創目標要越來越大

       因此,作為創業者更必須提前思考:當永續制度已從初期需求演進成為必備議題,市場選擇益趨嚴格時,你的公司是否經得起這些檢驗?若能將ESG轉換成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將可能成為重大的成長動能。

  • 募資策略:投資人現在越來越重視永續,尤其是國際基金,能將ESG策略當作價值創造的一部分,可能會影響募資成敗
  • 市場拓展:歐美、日本的買主已ESG列為基本要求,你的產品或服務若沒有ESG設計,可能一開始就被排除
  • 品牌形象:對於B2C的綠色新創,消費者越來越在意你的ESG,這是你差異化的品牌資產

      不管你的選擇是走第一條路線,還是第二條路線,無須羨慕那些感覺起來很容易募資、很快就會賺錢的項目。只要能夠校正瞄準一個市場必要配置的解決方案,將會瞬間成佛!不妨回頭參考巴菲特與捕鼠企業的案例,這才是ESG真正的下一個十年。

知識服務

No.208 【新客加入共學圈買一送一】表後儲能消防法規全解讀!加贈與用電大戶交流媒合會
2025-10-22 表後儲能的消防規範,攸關客戶對風險管理的信心,是成案與否的一大關鍵。綠學院表後儲能產業共學圈的長期陪跑服務將在今年(2025)第四季推出表後儲能消防法規解讀交流會,讓你一次釐清消防法規進展,以及業界實務運作情況。不過因為消防法規還沒正式發布,為了不要讓你的生意停滯不前,只要你預購這場小聚,我們先在10月22日贈送你一場儲能公司與用電大戶交流的媒合會。
No.207 兩小時解讀綠電轉供24/7 CFE全時匹配新制及商機
2025-10-10 想像你經營一間晚上10:00營業到凌晨4:00的夜店,開記者會宣布你是全世界第一家RE100的夜店,結果環保團體發現你買的全是白天才發電的太陽光電,發電跟用電的完全不匹配,於是再開另一個記者會質疑你漂綠,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支持,於是正妹再也不來你的週四淑女之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