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有名的鴨子曲線(Duck curve)就是現在我們在看的這張圖,這張圖是2016年美國加州某個秋日的用電曲線。橫軸是當天的24小時,縱軸是電網的負載量,以百萬瓩(1MkW)為單位。

  灰線是太陽光電的發電量,太陽能是一種間歇性能源(intermittent energy),白天才有電,其他時間在睡覺。但是大家是睡醒之後要上班,晚上回到家要開冷氣、看電視、上網、洗衣服,誰管你太陽能在睡覺,所以藍線是我們所需要的電量。

  於是這時就跑出橘線,就是扣除太陽光電後的總負載,也就是其他化石燃料(如煤、油、天然氣)與核能要發的電量。橘線在中午時段因太陽光電充足而負載降低,形狀看起來就像是鴨子的肚子;在日落時段負載升高,就像是鴨子的脖子。

  當一個國家的間歇性能源例如太陽光電占比越高,鴨肚子就會越大,鴨肚子越大,造成的電力調度問題就越大,其他做為基載能源(base load power plant)例如化石燃料、核能等,就會為了大量湧入電網的再生能源,要大幅調整運轉排程,弄得不好,還會大停電。

  可以說,任何想要弄懂為什麼一個海洋島國,明明知道再生能源好,零碳排又沒有PM2.5,卻沒有辦法實現「全國全日100%綠能供電」的人,你都需要了解鴨子曲線,因為這就是能源背後最大的底層邏輯。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鴨子曲線。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替你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跟此名詞有關的全系列專欄文章,保證立刻提升功力

能源高手的智慧電網商機攻略

鴨子曲線的問題看似把綠能逼到懸崖邊,提高再生能源占比帶來滿滿的問題與風險,但事實上也帶來滿滿的商機。

2018/01/22

知識服務

成功沒有捷徑,找綠學院媒合就有!
2023-12-28 看到這兩年碳中和議題讓公司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想必你感受很深吧!
一小時梳理專案財務模型的盲點,建立職場競爭力
綠色產業裡有財務專業的人不太多,可是行業內永遠有新東西要追趕,新技術、新法規、新商業模式,公司動不動就要你建財務模型評估各種選項,「天啊!這麼多變數,我要怎麼算報酬率IRR?」就拿表後儲能來說,有人說報酬率太低了不能做,有人卻說16%比表前儲能還好!IRR到底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