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出爐後,業界許多人心中默默竊笑,因為在不同形式的發布文件中,處處可見用詞的不一致,淨零排放、淨零碳排、碳中和等用詞參差不齊,似乎暗示路徑圖的規劃者自己都搞不太懂他們要達成什麼目標。
淨零排放與碳中和有什麼不同?
碳中和在不同尺度、操作定義有所不同。在全球尺度下,碳中和是指一段期間內「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人為」移除量相等、數量上達到正負平衡的一個情況;在這個尺度下,碳中和等同於淨零排放。而在國家或企業尺度下,碳中和的標的可以是針對組織或是特定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當透過減少碳排放、移除碳排放量、以及使用減量額度等方式達成與標的物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等時,即為碳中和。注意,使用減量額度來達成碳中和,本質上是一種「事後補償」的概念,表示執行者透過標的外的減量或移除來「補償」已排出的溫室氣體對環境之影響。
淨零排放則是晚近發展而來的概念,主要呼應2015年巴黎協定所議定的世界升溫控制願景。在概念發展初期,淨零排放主要是放在全球尺度來探討,內涵是指一段期間內「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人為」移除量相等、數量上達到正負平衡的一個情況,不存在使用減量額度的空間。此概念延伸至國家或企業尺度時,一般也採用相同的概念來描述。惟近期此議題的討論態度有所改變,ISO 14068考量實務上企業尺度的可操作性,認為淨零排放也可以使用減量額度來達成,但前提在於執行者須先盡力進行減量及移除,剩餘的排放量僅限使用「移除類型」的碳權來完成淨零排放。
溫室氣體
|
全球暖化潛勢 |
排放來源 |
二氧化碳CO2 |
1 |
燃燒固體廢棄物、石化燃料、生燃料、水泥製程、晶圓清洗製程、二氧化碳滅火器、鋼鐵業高爐/電弧爐製程 |
甲烷CH4 |
28 |
燃燒固體廢棄物、石化燃料、生燃料、化糞池、動物腸道發酵、水稻種植、廢棄物掩埋分解、儲煤場逸散 |
氧化亞氮N2O |
265
|
燃燒固體廢棄物、石化燃料、生燃料、化學肥料製程、廢水硝反應、部分氮處理 |
氫氟碳化物HFCs |
4~12,400 |
冷凍冷氣設備冷媒、半導體與光電製程用氣體、滅火器 |
全氟碳化物PFCs |
6,630~11,100 |
半導體與光電製程用氣體 |
六氟化硫SF6 |
23,500 |
半導體與光電製程用氣體、高壓電力設備開關(GCB/GIS) |
三氟化氮NF3 |
16,100 |
半導體與光電製程用氣體 |
(表一)七種溫室氣體
資料來源:BSI
為什麼需要淨零排放?
減碳和防疫一樣,在臺灣排的碳,會影響全球;全球排的碳,也會影響臺灣,因此碳中和、淨零排放不是為了愛地球,是為了集體控制風險,確保你我能繼續過著有尊嚴的快活日子。
(圖一)氣候變遷刻不容緩,我們是關鍵的一代
圖片來源:Unsplash
現在的日子一點也不快活。地球就像人體一樣需要溫溼度調節,大氣中本來就存在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會阻擋、吸收從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太陽輻射熱(紅外線),幫助地球維持恆溫,原本的調節系統運行得很不錯。但是工業革命之後,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主宰了我們能源的產出,燃燒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飄散至空氣中,這個調節系統就像是被蓋了一條大棉被,無法吸濕排汗,循環系統出問題,人會出問題,地球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地球出問題,倒楣的不是地球,而是我們人類,還有倒楣和我們住在一起的各種生物。
各國淨零排放宣告進度
在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中,設定本世紀末平均升溫不超過2℃的全球環境目標;但是根據各種國際智庫的預估,不久後大氣增溫幅度就要超過2℃了!因此各國必須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否則光是經濟損失,對於各國都會是嚴重的打擊。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有超過12個國家以立法方式宣告了在本世紀中葉達到淨零排放,另有超過一百個國家正在討論淨零排放的規劃(註一)。2050年是大部分國家設定的目標年,也有若干歐洲國家設定更早的時間點,譬如瑞典設定在2045年,芬蘭設定在2035年。
臺灣的淨零排放路徑圖
臺灣已經於2022年出爐國家層級的淨零排放路徑圖,不過距離2050年只剩幾十年,在很多能源使用的條件限制下,該目標非常具挑戰性。
減碳的本質是競爭,一場全球規模的博弈,領先者將能制定遊戲規則
在臺灣,大家已經習慣什麼事都聽國際品牌商發落,連做個淨零排放,都要拿歐美國家來施壓。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其實新的政策與公共設施、生活方式,就是新的商機,比爾.蓋茲在他的新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一開始就提到,他是來說明達到2050淨零排放有多少機會,而不是多少障礙的。能源是減碳任務的關鍵,這其中就包括了潔淨能源、高效率電廠、儲能、氫能源、核能、碳捕集及封存、零碳交通、車輛電動化、鐵路系統重建、建築節能等。
減碳目標事實上就是代表著重新設定人類社會的目標,因此食衣住行育樂無所不包,且需要務實的商業模式,將消費習慣轉換為低碳模式。只要誰的技術領先、誰的產品能快速普及、誰的碳金融市場最快建立,誰就擁有制定遊戲規則的權力。減碳已經超越了環保愛地球的層次,綠色產業、產業綠化的發展將是一場全球規模的博弈。這是千年一遇的大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在新一輪的遊戲規則中,取得遊戲規則制定權。綠學院不是很愛說「眼界,決定企業的世界」嗎,我們再加一句,眼界不只決定企業的世界,它還會決定你的命運,以及國家的命運。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淨零排放。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或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註一)https://eciu.net/netzero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