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農業,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十之八九,是一個或一群農夫在田裡揮汗如雨插秧的畫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許還配上農家樂的音樂。
這畫面就是傳統的農業種植,這是獨立於市場之外的自然農業種植方式,自給自足或者是小規模供應市場沒有問題。但現代農業可不能繼續這樣玩,這可是攸關全球七十億人生存的大事,得用產業的角度來思考。
於是規模化大量生產,即時了解市場,掌控種植管理就是事關人們的性命,也關乎農場性命的大問題了。隨著資訊時代數位科技的發展,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我看過綠學院之前的文章《撐起台灣的再也不會是半導體,而是綠色農業科技》,我可以斬釘截鐵告訴各位,這個趨勢早已經到來,而且農業不只大量應用綠能。農業科技,或稱智慧農業,充分應用現代資訊技術成果,集成應用綠能、電腦與網路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音視頻技術、3S 技術(註一)、無線通訊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視覺化遠端診斷、遠端控制、災變預警等智慧管理。
智慧農業是用科技理解天地萬物,用大數據翻譯大自然的訊息,用人工智能優化老農的經驗判斷
你可能覺得除了使用綠能,智慧農業和低碳環保有什麼關係,不過就是一群工程師想照自己的意思把食物當生產線製造出來嘛,非也,透過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取得環境溫濕度、陽光、土壤水分、鹽分、二氧化碳、氣象等資訊,經由無線通訊網路,讓農業生產環境升級成為智慧感知、智慧預警、智慧決策、智慧分析。
這就是智慧農業,用科技理解天地萬物,用大數據翻譯大自然的訊息,用人工智能優化老農的經驗判斷。有了農業物聯網智慧控制系統,可以在最精確的時間和位置澆灌、施肥,增加種植的效率。精準化種植,減少用水、用藥、用肥料,就實現低碳環保的效益。
十年前,我在一次回鄉探親的機會,開始了我的創業之路。那時,我回老家,看到姐姐在田裡很辛苦地工作,那時我已經在外地開始專業的職業生涯,我的薪水是他的好多倍。我想,我要如何運用工程的專業,幫助家鄉的農民可以減少工作時間和辛苦,讓世界從此再也沒有難種的地。就是這樣,我踏上了創業的不歸路,一晃眼,已經十年過去。
一路走來,我發現除了環境效益之外,智慧農業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增進市場效率。要解決農產品產銷的問題,首先你需要大數據,需要人工智能。這兩個工具在手,你才能平衡種植的品類和產量,避免產生滯銷,低價供應市場。這幾年很重視的農產品安全溯源,也可以輕鬆做到,這都能大幅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智慧農業的本質不是科技,也不是賣設備,而是背後的大數據,有了數據,才能服務低碳環保和增進市場效率的目標
這帶出來智慧農業的本質,智慧農業的本質不是科技,也不是賣設備,而是背後的大數據,有了數據,才能服務低碳環保和增進市場效率的目標。這個關鍵的看法形成了我創辦的公司廣州市晨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獨有的競爭優勢——較早進入智慧農業領域,在其他進入者正在開始關注這一領域時,晨風科技已經積累了六年的資料了,而且這些資料包含了不同維度,如種植資料、土壤資料、農作物銷售市場資料等,因此在其他企業模仿晨風的大棚溫室溫度調節器時,競爭的勝負已分,因為我們的盈利點早已不是大棚溫室溫度調節設備的銷售了,而是農業種植大數據的服務。
智慧農業是一個有技術壁壘的行業,同時需要調動跨領域的專業,包含農業、科技業、氣象服務、環境工程等,以往投入的綠色創業者並不多,不過近年這情況已經改觀,許多科技人注意到這塊發展潛力,並開始投入資源,今年(2019)九月底我就會在全球科技盛會杭州雲棲大會發表主題演講,期待我們能開風氣之先,吸引更多人投入智慧農業領域,下一篇,我再來與你分享在這個風口之下,我所看見的創業機會落點。
(註一)3S技術是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 RS)、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 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的統稱
(封面來源:Kat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