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減量計畫活動在沒有排放交易機制支持下,因為資金不足、技術落後、風險太高及人才落差方面等問題,無法自然順暢地進行溫室氣體減量活動,但為保護環境「勉力而為」,稱為該活動具有外加性。這也是綠色企業常常拿不到碳權的原因。

  簡單打個比方,資優生(綠色企業)和普通生(非綠色一般企業)考同樣的試,資優生本來就是九十分的水準,因此達到九十分也不會受到額外鼓勵(碳權),但原本水準只有六十分的普通生就不同了,如果普通生考到了七十分,就會被認為是克服萬難,難行能行,因此可以得到獎勵,拿到碳權去換錢。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外加性。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替你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跟此名詞有關的全系列專欄文章,保證立刻提升功力

為什麼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很難拿到碳權?

減碳人人歡迎鼓勵,但拿到碳權才是另一個戰場的開端。對於核發碳權的主管機關而言,「如果這個減量計畫本來就可以讓企業賺錢(或省錢),為何需要額外核發碳權呢?」

2017/03/20
我可以拿家裡屋頂太陽能的碳權去賣錢嗎?

最近第一階段電業法修法,讓綠電先行自由化,因此許多新的議題如社區或公民小型電廠,甚至綠電結合碳權買賣的可能性,都讓已經在家中屋頂裝太陽能的你好奇:「若碳權買賣可行,我可以拿屋頂太陽能的碳權去賣錢嗎?」

2017/03/28

知識服務

成功沒有捷徑,找綠學院媒合就有!
2023-12-28 看到這兩年碳中和議題讓公司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想必你感受很深吧!
一小時梳理專案財務模型的盲點,建立職場競爭力
綠色產業裡有財務專業的人不太多,可是行業內永遠有新東西要追趕,新技術、新法規、新商業模式,公司動不動就要你建財務模型評估各種選項,「天啊!這麼多變數,我要怎麼算報酬率IRR?」就拿表後儲能來說,有人說報酬率太低了不能做,有人卻說16%比表前儲能還好!IRR到底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