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廠=隱藏版電廠?

虛擬電廠=隱藏版電廠?


  從字面上看,虛擬電廠感覺像一個隱藏版的發電廠,很神祕、不知道在哪裡偷偷發電、偷偷賺錢。只要簡報提到虛擬電廠,再帶到一些技術名詞,就感覺很「瞎趴」,一定很高科技!

  虛擬電廠確實不是實體的發電廠,但也不是虛擬的發電廠,而是指靠著大家一起減少用電,達成省下需要發電廠發電的目標。

  虛擬電廠是電力交易下的產物。我們可以把電網中所有供電、用電當作是一項一項的供需交易。過去傳統電網主要的發電就是集中式的大電廠,這些賣方提供電力給交易的買方,也就是用電戶。單向交易相對單純,所有的交易就是用電戶收到的電費單。但當更多分散式的再生能源、大小不一的發電裝置、甚至還有從用戶端併入電網的參與者加入之後,電力交易市場就將這些設備視作是一個個可交易的單位,或是一群設備聚合起來視為一個可交易的單位。

  這些可以交易的單位,就是虛擬電廠。

  減少的排放量可以拿來申請碳權,同理,把用戶減少的用電拿來交易,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就是一種虛擬電廠可以交易的項目。此外,調頻(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AFC)、尖離峰移轉、虛功補償(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等對於電網穩定有益的服務也都是虛擬電廠可以交易的項目。虛擬電廠的定義各方說法不同,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會隨著新的電力交易商品推出而有擴充解釋。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虛擬電廠。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替你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跟此名詞有關的全系列專欄文章,保證立刻提升功力

知識服務

成功沒有捷徑,找綠學院媒合就有!
2023-12-28 看到這兩年碳中和議題讓公司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想必你感受很深吧!
一小時梳理專案財務模型的盲點,建立職場競爭力
30
原力點數
一小時梳理專案財務模型的盲點,建立職場競爭力
綠色產業裡有財務專業的人不太多,可是行業內永遠有新東西要追趕,新技術、新法規、新商業模式,公司動不動就要你建財務模型評估各種選項,「天啊!這麼多變數,我要怎麼算報酬率IRR?」就拿表後儲能來說,有人說報酬率太低了不能做,有人卻說16%比表前儲能還好!IRR到底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