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三種交易商品帶來百億商機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三種交易商品帶來百億商機


        談到電力交易,大家可能馬上聯想到近年熱門的「買綠電」、「再生能源憑證」、「綠電憑證」,這跟臺灣2021年7月上線的「電力交易平台」,是同一件事嗎?


(Photo by:Energy Analyst

電力交易是什麼?

        電力市場和交易是電業自由化的表徵,讓電力透過各種競價的方式在市場上進行公開買賣,成為金融商品之一。電力市場通常有兩大類商品:電能與容量,因此你會看到電能市場和容量市場這兩種用詞。

電能市場

        電能市場主要作用為提供負載穩定用電,藉由交易參與市場的各式發電機(含傳統發電機組和再生能源)所發出的每度電,並以發電機個別投標之價格競價搓合進行;但為符合系統安全運轉限制及供需平衡,電能會因不同因素而有不同價格,此為電能市場。

容量市場

        容量市場主要是為了分散系統風險及增加事故耐受能力而產生的,像是預買保險,為了確保實際運轉當下電力系統能有足夠的可靠度。這些預備之容量將依接近實際運轉時間的遠近及所提供的能力,有不一樣的市場與價格,此為容量市場。

        你可以把「容量」可以想像成像是紅蘿蔔冷鏈盤商的凍庫和冷凍紅蘿蔔,平時市場上紅蘿蔔雖然很充裕,但我們還是要準備著凍庫,以防萬一紅蘿蔔缺貨,我們還有冷凍紅蘿蔔可以拿出來用。為了確保隨時能吃紅蘿蔔,確保凍庫會幫我們低溫儲藏紅蘿蔔,我們願意付錢,買個保險。

而電能與容量可根據時間的遠近,區分成以下三種市場:

1. 遠期市場:預估未來5~10年之用電量,需滿足備用容量之需求。備用容量來源可為未來時刻之在線機組,或是籌備之新建機組

2. 日前市場:預估未來48小時之用電量,需滿足電能及備轉容量(含電力輔助服務與其他限制)之需求。參與市場機組會得到未來24小時每小時電能及輔助服務之排程

3. 即時市場:預估未來1小時之用電量,需滿足電能及備轉容量(含電力輔助服務與其他限制)之需求。參與市場機組會得到未來1小時每5分鐘電能及輔助服務之排程

同場加映:電力市場的權力遊戲三:電力交易中心王者降臨

臺灣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三種交易商品說明

        買綠電就算是電能市場,不過在臺灣,目前綠電交易是以購電合約或憑證的方式買賣,不管是透過再生能源售電業或是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其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再生能源的發展。而電力交易平台主要目的是為了增進電業的效率,因此兩者並不是同一件事,自然不在同一個平台上交易。

目前臺灣上線的電力交易平台,主要交易三種商品:

第一種商品:調頻服務(Regulation Service)

        因應用電負載量之即時變化性,供電與用電必須隨時保持動態平衡;此備轉容量須於1秒內反應,且須持續15分鐘以上。提供調頻備轉容量之設備需具備自動發電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或自動頻率控制AFC(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能力,臺灣2020年台電所採購的AFC電力輔助服務,即為此目的。

第二種商品:即時備轉服務(Spinning Reserve Service)

        因應機組偶發事故後,造成系統電能之暫時性短缺,準備其容量可於短時間內平衡系統之供需。即時備轉容量須於10分鐘內反應,且須持續至少1小時。例如2008年2月26日,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為因應負載及風力發電預測失準,負載增加超乎預期及正好碰上機組跳機導致系統頻率下降,立即啟動緊急電力削減計劃(Emergency Electric Curtailment Plan, EECP),歷時約3小時讓系統恢復正常供電。

第三種商品:補充備轉服務(Supplement Reserve Service)

        因應系統偶發事故後補充電能短缺,其容量可使電力調度單位重新調整各項備轉容量佈署,恢復系統正常供電能力,以因應系統下次之偶發事故。補充備轉容量須於30分鐘內反應,且須持續至少2小時。


(圖一)各種電力輔助服務進場的時間
資料來源:原DOE/EPRI Electricity Storage Handbook in Collaboration with NRECA經本篇詞典的責任編輯徐琨瑋翻譯並重製

電力交易自由化有什麼好處?電費會變便宜嗎?

       電業自由化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增進電業的效率,不必然代表電費會變貴或變便宜。

       過去電力交易是台電獨占的國營事業時,吃大鍋飯可能比較沒有效率。你想,例如儲能系統如果通通都是台電自己採購、自己營運,台電並不是儲能電池的專家,營運起來勢必成本會比其他儲能公司高很多,而且這都是花你我納稅人的錢。但如果把儲能服務外包給其他儲能公司,能源業可以朝向多元、效率等方面發展,可以創造出很多工作機會與產業產值,而且省下你我納稅人的錢。

       
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平均每月的交易量已經超過1,000GW,預期未來交易量會持續擴大。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電力交易。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替你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好跟此名詞有關的全系列專欄文章,保證立刻提升功力

知識服務

No.172~174 供應鏈爭搶的ISO 14067碳足跡證照班及CBAM共學圈
2023-12-04 我們這次與BSI英國標準協會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共同合辦《ISO 14067 服務與產品碳足跡查證:主任查證員課程》,這個系列課程我們不只給你通行全球的證照,還將加碼兩場供應鏈深度學習產業小聚!為了讓你更好地理解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No.171 企業接招CBAM實戰攻略
2023-10-30 我們沒有忘記當時給你的承諾。當CBAM細則出爐時,就是綠學院再出山的時候了!誰負責申報、申報哪些項目、如何申報、邊界計算到哪裡、用哪些方法計算、哪些認哪些不認,都將在這場小聚隆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