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學院的綠是哪種綠?讓牛人都來響應的全局思考術

綠學院的綠是哪種綠?讓牛人都來響應的全局思考術


  「我有看到你在綠學院寫的文章,請問你們綠學院的綠是哪種綠?」

  這些年,我們的綠色帶路人們被形形色色的人問到這個問題,尤其是在擁核反核雙方人馬打架最激烈的時候,似乎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決定我們被拉到哪個站隊裡。

  兩年前在決定是否要開始寫這個專欄時,我們問自己下面這三個問題:

1. 十年後,地球氣候變遷與其他環境問題會更嚴重,還是會緩和?
2. 十年後,國家的產業發展戰略用現在的邏輯繼續下去會更好,還是會行不通?
3. 十年後,企業用現在的邏輯繼續下去可以活,還是終需轉型?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顯,所以我們不需要運用非常複雜的SWOT分析就得出結論:我們要想方法讓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所以綠色產業將是下一個二十年臺灣最關鍵的產業轉型重點

  當這個世界為了人工智慧、5G、物聯網、AR、VR、基因編輯而鬧哄哄,我們內心非常淡定。今天所有風口上的產業,說到底,必須為人類的永續發展服務,本身才能永續。也就是說,所有的企業終將成為綠色企業,不然就會退場。對許多科技人來說,追求新科技、黑科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但我們必須老實說,科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科技應該服務我們,幫助我們解決環境、社會與經濟整體帶給我們的挑戰,而不是為了追求一支有人臉識別的蘋果手機。

以戰略角度思考永續發展,以及下一代的人才發展策略

  在聯合國的架構與影響下,每個國家都在談永續發展。所謂的永續發展指的是人類的永續發展,而人必須要有健康的環境才能存活,有健全的社會才能愉快。根據各種國際智庫的預估,不久後大氣增溫幅度就要超過二度C了!氣候變遷將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且已經「明顯而立即」。

  為了要永續發展,人們必須一起合作減碳,但是,減碳是要花錢的!產生碳排放有多重管道,因此每個國家因應減碳採取的策略,都會彼此影響,減碳和政策效果的評估,不僅是跨區域,也是跨領域的議題。

  要處理這麼複雜的議題,你必須招募具網型思考意願和能力的人,於是綠學院找來一大群的綠色帶路人,他們是綠色產業演化的變異種,是具備「與主流打交道」實務經驗的專家、創業家、經營者與行動者。

  我們開始在專欄裡分享我們觀察綠色產業發展的方法論。我們著重在人才、政策法規、技術、資金等基礎建設的面向,兩年下來已經建構了

1. 能源全局思維,包含電力系統、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智慧電網、電動車、碳交易
2. 循環經濟全局思維,包含商業模式、塑膠回收、生質材料
3. 綠色金融全局思維,包含影響力投資、ESG投資策略
4. 海綿城市全局思維,包含滲、滯、蓄、淨、用、排等基礎建設的設計
5. 綠色創業全局思維,包含綠色創業的趨勢、綠色新創公司團隊與文化、綠色行銷

  綠學院的綠,是一種全局思維、追求永續發展的綠。我們知道環境是一切發展的根本,但同時瞭解經濟是人類發展動力的展現,且社會制度是運作的法則。

由選邊站轉為無終點的「演化思維」,科技進步到哪,我們就進化到哪

  綠色商業的本質,就是「師法自然」,學習用大自然的邏輯去從事人類的商業活動,這其中的關鍵詞是「學習」。大自然最大的本領,就是他是一個有著超強學習能力的有機體,透過演化找出最有效率的解方。模仿一個人類的大腦,你需要一個好幾個足球場大的機房,運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而且做得還沒那麼好;一個多操作單元的化學工廠具有的強大處理功能,一個小小的在你腹部的原生肝臟就可以做到。

  現階段人類找出最低碳的發電方式是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我們當然就拿來用,不需要給予不必要的價值判斷。一方面不需批評太陽能發電效率不夠好,也不需要覺得用太陽能就道德高尚。科學是人類目前的極限,未來一定會更進步,肯定有更多升級的應用,越來越接近大自然的效率極限。

  同樣的道裡,我們也要保持對核能技術進展的關注和投資,如果有一天技術有所突破,安全係數大幅提昇,隨時可把我國長期培養儲備的核工人才從海外徵召回來,不需要以舊思維與既定框架自我設限。

  面對能源,我們的策略是「一籃子方案」,而且不管從眼前更大更直接的PM2.5的威脅,以及必須減碳這個大前提來看,讓工程師主導綠電和核電聯手,團結把火力發電消滅,是比較靠譜的作法。

  將演化思維放進你的視角之後,你會發現效率的追求是沒有終點的,因為以地球的觀點來看,我們也在疊加的學習過程裡,而這個學習過程,是一代又一代人經由思維的提升、技術的演進、資金的到位等,最後在市場上實踐的過程。

找出關鍵問題,才能精準判斷不是方向的技術為什麼不是方向,不是重點的市場為什麼不是重點,而且光知道什麼是未來還不夠,還要知道未來什麼時候來

  許多綠色帶路人的文章或綠學院小聚的目標,就是讓一群專家(牛人)聚在一起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搞清楚,找出關鍵問題,撥雲見日看出商機。關鍵問題的釐清可以省去創業者、研發者、投資者、政策制定者很多力氣,避免陷入無謂的爭議中,或根本走錯方向而不自知。

  譬如,摩根史坦利對於2019年的全球ESG趨勢預估,將塑膠問題列為第一位,而歐盟在幾個月前才宣布將整體塑膠管制時間表提早三年。這都告訴我們,塑膠將主宰皆下來的綠色產業發展與環境管制。

  那麼,塑膠的管制議題與商機何在呢?大家現在都知道塑膠問題很嚴重,但塑膠對人類而言的關鍵問題是什麼?全球塑膠的回收率不到10%,靠著資源回收、循環經濟短期之內解決不了問題,最關鍵的問題是塑膠微粒已經進入全球生態系與我們的食物鏈中。所以控制塑膠微粒的產生與攝取,就人體健康而言,絕對是關鍵議題。

  同樣地,在批評臺灣塑膠回收體系被「洋垃圾」破壞的同時,瞭解臺灣塑膠回收體系的市場現況、運作原理、塑膠業生態,才能抓到關鍵問題,而不是用愛國情操或環境保護主義和市場對幹。

人是英雄錢是膽,放膽投資在綠色新創公司,讓臺灣引領全球影響力投資的風潮

  臺灣的錢因為銀行爛頭寸太多及惡性殺價的關係,便宜到世界有名,這種便宜的錢躺在臺灣,沒事閒閒拿蒼蠅互咬取樂。土豪掛著金項鍊不知道怎麼用,太可惜了,既然綠色本身就是創新,而這個世界引領創新的,是金融,所以我們支持投資界的創新。

  投資的創新思維就是「影響力投資」,讓投資者同時看永續發展三支柱(經濟、社會、環境)的三本帳。投資需要改變的是心態,不是改變方式。當一個改變腦袋的投資人,遇到一個改變腦袋的綠色創業者,創新才有可能大爆發。投資不需要雨露均霑,把帶有演化變異基因的人才辨識出來,放膽投資,而且這些做法正好搭上國際趨勢,明年(2020)一月開始,巴黎協定的若干具體規範就要開始實施,綠色新創本身符合ESG原則,又具可營利的商業模式,臺灣在這個階段大舉進場,將有機會引領全球影響力投資的走向。

加入綠學院的新一波綠色革命行列

  這是一個存在高度危機與風險,又是一個存在大量創新與發展機會的時代;這是一個鼓勵消費,但又同時強調綠色消費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可以想見的是,我們靠著一家台積電吃喝三十年的好運氣已經不復存在,但要馬上轉型成軟體之島也不容易,不如善用原本我們就很行的製造業,引導成綠色科技製造,趁著板塊移動的時候,取得供應鏈中的戰略位置,而這就牽涉到我們對於在熱化世界(heat world)的永續發展壓力的理解,與全球環境保護、社會包容、與金融投資趨勢的掌握。

  人類學習從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角度來思考企業的根本價值,也不過是幾十年的事情,所以你最不應該期待的是認為這裡可以找到萬靈丹,但只要態度開放,無論世界怎麼變,我們都會在產業前沿。

知識服務

No.185~189 【10席限定】ISO 50001能源管理主導稽核員證照班 證照班
120
原力點數
No.185~189 【10席限定】ISO 50001能源管理主導稽核員證照班
2024-08-05 這次要開的證照班為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系統—主導稽核員lead auditor CQI & IRCA 國際登錄課程,完成本課程的學員將取得CQI&IRCA認可的主導稽核員課程證書,機會非常難得且只有10位名額。
【行內人心底話】中小企業適用的綠電採購及碳管理策略
2024-04-30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沒辦法像大企業一樣有獨立的永續部,綠電怎麼搶也搶不贏大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如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