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教父传授产品碳中和的5层设计思维

工业设计教父传授产品碳中和的5层设计思维


  1990年代我在宏碁当工业设计师,当时正是台湾3C代工从个人电脑,就是所谓的桌机跨入笔记型电脑生产的过程,我恭逢其盛见证台湾主宰全球生产的荣景。 尤记得当年因品牌商对塑胶外壳检测标准的要求,但又同时面对客户cost-down的压力,会进行所谓下脚料的再生料添加,只能在15%或更低,甚至非台面上为 之。

  因此,要说再生料的使用,台湾可说是领先全球,为了面对品牌商的霸凌,代工为主的台湾产业发展过程中,添加再生料或二次料的背景,就是从节省成本 开始一路进化,添加比例也随技术的成熟而逐渐提升。 如今时代改变,从循环经济到净零排放,产品使用再生材料已成为必然,而再利用的技术跃升台面成为显学,于是风水轮流转到这些长期耕耘资源循环的企业,对像我这种充满好奇 心、放眼未来的产品设计师眼中,这些产业资源真是精彩可期。

产品碳中和的5层设计思维

  这将是一条全新的赛道,而且更棒的是,我们并不是毫无经验,虽然当初开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净零。 基于自我定位和使命,我将这几年在产业的设计经验,依照思维层级及技术门槛由低到高整理如下,助攻你用这个方式检视产品设计:

第一层:再生料替代原生料

  过去是用回收的同材料以不特定比例添加,也就是《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有几种? 欧盟专家告诉你如何看》里面的商业模式六,而我则更进一步改变叙事方式。 例如明明是因为模具的预算缩水,直接改以100%回收材料取代,但只要能讲出一个好故事,不论是来自全球单一废弃物旧衣回收的PET、废汽车玻璃夹层的PVB,或是某 个企业的旧制服再利用等,都会赋予一些场景的想像,引起巿场的共鸣。

  另外,因碳中和时代需求,3C制程中置放面板或电子零件的料盘,就有塑胶碳中和的压力,而我合作的团队已经用全旧衣回收再改质的RPET,再制 成塑胶粒、板材、真空成型,且通过所有强度测试要求;另我们也尝试把过去用ABS塑胶的电风扇的旧模具以100%回收的RABS射出,而各方测试都接近新料,这受 惠于这几年回收材料改质技术的精进!

第二层:结构突破

  2011年我有幸同年获得三项国际设计竞赛金奖,正好都是以材料突破过往的产品瓶颈,其中之一是利用铝合金取代铁制扳手,并以纸模取代保丽龙的包装缓冲材。 时至今日,有更多包括回收铝和再生纸等材料可提供选择。 如果能更进一步以再生材料的条件和优势来思考结构,将可不受限过往制造和使用的旧思维。

  当年和金属中心合作获得红点金奖的扳手,其能获奖的原因是比原规格产品减重达40%,且能符合目标市场德国的法规。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无法直接置换材料就可达成,而是依材料特性将结构重新思考计算,再经过多次打样、测试、优化才达成。 包装上的缓冲材要取代塑胶发泡亦然,如果是瓦楞纸材料得从板材搭配结构强度,倘若是纸浆成型则也更需对材料、结构的理解经验加上软体模拟。

  因此,减塑、节能、减碳的要求下又有材料的限制,看似困难但反而是有意思的挑战,可诞生出突破性的包装甚至产品,拉开竞争距离。

第三层:风格设计

  永续议题持续发酵,对市场的教育已有所成。 据调查,欧美已开发国家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友善产品付出更多的金额。 这个趋势提供品牌企业在产品开发和行销的方向,也提供研发人员和设计师们努力的方向。 但以代工为主的台湾产业界除了着重在法规和认证外,绿色消费的观念及行动仍属初期阶段,值得我们尝试更多元的做法。

  举个例子,如何在视觉上让消费者「感觉」更环保、更永续,让消费者「看起来」心理默认应该是再生材料。 这个是属于感性工程,是需要由具备美学背景的设计师去设计、营造出来的,例如混入植物纤维形成杂点塑胶所造成的回收再制感,或利用材质颜色精心调配,或是表面刻意设定的 粗糙、颗粒、纹路感所传递的心理符号(code),使用于消费性商品,效果常并不亚于消费者需费力辨识的外包装上的认证,足可见这种视觉化的威力。

  懂得利用设计技巧,直觉式的可视化沟通的确会大大增进理念传达效果。 但长期来说,真实的耕耘在零碳的方向,才是扎实的竞争力和企业永续的追求

第四层:重新发明

  两次的工业革命以及接下来的许多发明,引领人类进入现代的便利生活,然而恣意使用化石燃料,也导致包括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及空气污染。 如今,我们需要更多是为了环境友善的新发明,如同LED的发明比白炽灯泡更节能、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还有风力和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甚至近年电动车的发展,都是一种重新 发明。

  企业不必然有条件能取得如此重大发明,不过我最近有参与关于生质材料、保温、隔热建材、无机防锈技术等,都是台湾中小企业研发的突破。 若再结合商业模式思考,将自身领域往环境议题挪移绝对有和未来生意的交集,例如产品共享和产品服务化,也就是《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有几种? 欧盟专家告诉你如何看》里面的商业模式一和二,都是各种重新发明的可能。  

终极思维:不为制造而制造,不为设计而设计

  绿色产品设计还有许多面向,今天我分享的是跟减碳有关的思维,要达到碳中和,需要重新思考物件的本质,也就是问自己:我们真的需要这个产品吗? 有没有其他更友善环境的替代方式? 不为制造而制造,不为设计而设计,这才是更大的发明动力! 过去的发明导致的问题,在环境议题及法规压力下,能以技术和思维上掌握「重新发明」的企业,是弯道超车好机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此次是制造业迎来最大的技术跃升历史机遇。 这让活在代工思维的台湾产业开出无限的想像,而更大的机会是留给能洞察品牌和消费的需求,把材料科技和风格美学结合,且基于地球和企业永续,内化 成为核心理念而化为行动的企业。

知识服务

为什么说储能没救了,大家都还在培养储能专案经理?
2024-05-21 股神巴菲特说,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聪明的人懂得逢低进场,才不会等到商机再次降临时,跟着大家一窝蜂,抢不到人才,做不了事。
【行内人心底话】比黄金还厉害的「黑金」绿电登台!
2024-05-27 再生能源中容量因数第二名属于废弃物发电,也就是烧垃圾,烧垃圾也衍生出空污议题,有无更好的解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