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在《台积电买疫苗也算ESG!?》文章中,用台积电和鸿海买疫苗救国的故事证明:原本一个冲击股价的减分题,只要用ESG解题,就可以逆转为加分题。
这几年绿学院不停地说绝对不要让贫穷的品牌代工厂思维限制了你的想像,每间公司都应该要开始做ESG,因为ESG的用处比你想像中的要多更多,这可比你去庙里捐香油钱得到更多重的效益!
ESG是什么?跟CSR的差别是什么?
比神明保佑还厉害?ESG是什么?听说ESG包山包海,包括国家层级的ESG、企业层级的ESG、社区层级的ESG,这么复杂,怎么开始?
一句话,拜神明不如拜ESG。企业经营从来没有像这个时代这么挑战,一下子遇到新冠疫情,一不小心还会遇上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了要活下去,企业经营需要一套全新的思维,ESG就是下一代企业兴盛的关键字,因此我们今天特别著重在企业层级的ESG。
就跟人是复杂且矛盾的动物一样,企业既然是人发挥想像力创立出来的组织形式,自然也会有其多面且复杂的需求。很久以前,大家说公司只要做好「企业公民」这个角色就可以,做一点对社会、环境有益的好事,例如公益慈善活动、节电、种树、净滩,对企业形象加分,我们还会颁奖给你,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随著大环境的改变、人类知识的成长、资讯的透明化,一些企业的利害关系人发现,欸,不对,企业社会责任像是在买赎罪券一样,老板出来领奖的时候讲得感人肺腑,回去之后作商业决策也还是一个样啊,排的二氧化碳或污染一样没少,于是ESG原则出现了。
ESG原则重视公司决策机制应纳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因素。
· E(Environment)指对于环境冲击的考量
· S(Social)是对社会及文化的考量
· G(Corporate Governance)则是公司治理
在环境层面,考虑包括如环境污染防治与控制、生物多样性、气候变迁等面向;在社会考量层面则包括对利益关系人的影响如员工的工作条件、工作安全、公司所在附近的社区健康与安全、社区关系维系、公司上下游供应链的福祉等;公司治理则关注是否公开与透明。
这三者缺一不可,也不能一面倒。你想,若企业只注重社会,将成为慈善团体,两者毫无区别那世界何必有企业的存在;若只注重环境,连员工都养不起,对社会发展也没有太多贡献;若只注重赚钱,人们对其破坏环境、压榨供应商等造成之厌恶感,最终仍会伤害公司形象,将使公司无法永续经营。
四个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思考ESG呢?有四个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原则,用白话文说,就是在乎的人、重要的事、长久影响的脉络、是否完整。
· 企业永续发展原则一:利害关系人包容性
企业需寻找与企业有关之利害关系人,检视企业本身如何回应他们的合理期望与利益。
· 企业永续发展原则二:永续性的脉络
企业应考量各ESG事件之相关时间与空间背景,对于当地、区域或全球,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贡献或影响。
· 企业永续发展原则三:重大性
企业与利害关系人共同在乎,认为对于ESG具有重大冲击之项目。
· 企业永续发展原则四:完整性
企业探讨永续时应注意在合理的时间、空间下所订的边界,应当足以反映ESG的冲击,涵盖充足之资讯。
台湾企业永续发展已正式进入「M型社会」,前段班跑得很有劲,后段班提不起劲
台湾ESG发展状况如何呢?这几年可说是爆炸性的发展,各种永续奖项无论是协会的、杂志的,琳琅满目。不过很有趣的是:得奖的,永远是那几个企业。因为台湾企业永续发展已正式进入「M型社会」!标普道琼指数(S&P Dow Jones Indices)、明晟(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MSCI)、富时罗素(FTSE Russell)等给企业的ESG表现打分数,然后编ESG指数给全世界的基金公司、顶级的投资人、超大机构、超级富豪家族办公室管理的基金使用,本地的前段班企业争先恐后,盘据市场上各种ESG金融商品成为成分股,这些都是闪亮的「M型右端资优生」。本地的后段班企业,有些装睡叫不醒,有些因为法规规定、火都烧到门口了,才准备开始动身,惨的是好不容易想要动身,却发现脚麻了,动都动不了,于是都成了「M型左端」。
这是因为公司的组织能力、意识、知识麻了!ESG中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这三个面向,在企业内通常分散在各个部门、不同人在管。这里面涵盖经管、人资、品保、总务、各个事业部,即使是有企业永续办公室、永续委员会甚至永续部,也通常没有指挥权,有很多甚至是空壳,各个部门开会起来,人人像打躲避球,能推就推、能闪就闪。所以第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整合各个部门,让大家即使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得投入。
接著,推动永续发展最难的是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一个成功或曾经成功的企业,是最不容易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的,很多企业困在往日或现在的成功而不自知。就像国父孙中山所说「知难行易」,并且不能「只知其然」,而必须「知其所以然」,再进一步「知行合一」。意识麻了这种症头最容易出现在高阶管理阶层、创办人或股东,所以第二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要如何移动这些关键决策者的屁股,让老板即使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得投入。
最后,很多企业败在对最前沿的知识和情报没有掌握,还停留在CSR就是ESG,就是捐款给育幼院、环保就是种树等过时的知识里。比没有知识更惨的是误解。许多企业谈到做ESG,开条件吓死人,开价笑死人,就是出于对市场的误解。你有意识不代表你有常识,你有常识不代表你有知识,你有知识不代表你有正确的知识,这里面有成千上万个陷阱,所以第三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要有正确的知识并采取正确的行动,这样知识才有力量。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你脱离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识或资讯,片面解读ESG。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邀请你注册或登入成为绿学院用户,绿色产业最前沿的趋势、商机、人脉、资金一键抵达,也欢迎参加产业小聚,认识更多A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