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绿碳森林碳汇、蓝碳海洋碳汇之外,地球还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储存很多二氧化碳?当然有,而且是农委会最喜欢的一种自然碳汇,也就是黄碳。

什么是黄碳?就是土壤碳汇

  碳汇(carbon sink)是储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仓库」,也有点像外汇存底,通常不动用。天然的二氧化碳仓库意味者大自然靠著生态系统中原有的运作方式,就可以处理二氧化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很喜欢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透过生态保护、生态复育、改善土地管理,达到温室气体减量的效果。

  土壤也是储存二氧化碳的天然仓库,绿碳中的树木、蓝碳中的湿地和底泥,也都是土壤。算在土壤碳汇的包含农田、泥炭地、黑土、草原、山地土壤、永冻土、旱地及科技土与都市土壤。黄碳代表著与农业相关的方法学,尤其是肥料、地力改善等方法。

跟绿碳、蓝碳比起来,黄碳最难换碳权

  黄碳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对应的方法学不足,因为相关研究并不齐备,因此很难产生碳权。有图有真相,以下这张表整理出绿碳、蓝碳、黄碳各自的战力,在可预见的未来,要得到国际社会普遍的认同,黄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项目 绿碳 蓝碳 黄碳
仓库位置 森林 红树林 农田
湿地 泥炭地
藻类 黑土
海草床 草原
沼泽地 山地土壤
深海底泥 永冻土
海底沉积物 旱地
  科技土
  都市土壤
储存二氧化碳的总量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也就是能力速度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方法学数量 还可以 不足 不足
取得碳权难易度 相当难 非常难
最容易取得碳权的仓库 一般造林树种的新植造林 红树林 很少,没有特定对象,主要量测新增SOC来申请碳权

(表一) 三种自然方式减量的比较表 
资料来源:柳婉郁整理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你脱离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识或资讯,片面解读黄碳。邀请你注册登入成为绿学院用户,绿色产业最前沿的趋势、商机、人脉、资金一键抵达,也欢迎参加产业小聚,认识更多A咖!

替你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跟此名词有关的全系列专栏文章,保证立刻提升功力

三分钟带你看懂绿碳、蓝碳、黄碳

这几年国外的自愿性市场交易越来越热门,透过自然方式减量(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NCS)或所谓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Natural Base Solution, NBS)的自然碳汇项目产生的碳权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也比较高。几位绿色带路人私下开玩笑说,再生能源竟然在市场都没有森林碳权有价值,所以森林碳汇(绿碳)之外,我们也要开始认识什么是蓝碳与黄碳了,毕竟自然碳汇俨然成为负碳技术中的时尚精品啊!

2022/08/22
如何将土壤碳汇转为碳权?5步骤申请黄碳碳权

六月,伴随着异常闷热的高温、强降雨,黄仁勋旋风横扫全台,所到之处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连国家提出的「双轴转型」口号也悄然换成「AI淨零转型」,大街小巷人人都想挤进AI产业。

2024/11/18

知识服务

No. 203 美国安永专家分享国际企业减碳路径实务
2025-04-14 「我是永续部专员,听说SBTi因为减碳路径的逻辑闹内鬨,如果他们倒了,我们自行制定的减碳目标最后未达标,影响企业的ESG评级,可能会害我被老闆骂。我们应该依循什麽样的逻辑来设定比较务实的减碳路径?」
公司储能系统评估与建置即战力班:厂务与服务商共学圈
2025-12-15 用电大户年减1%的节能目标实行到今天这麽多年,就像拧毛巾一样,拧到毛巾都快乾了,现在还要上调至年减1.5%,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