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环保流言终结者—生物可分解塑胶真的比较环保吗?》很荣幸登上Google手机版头条,这表示越来越多人关注塑胶议题,也意味著越来越多改变正开始发酵。所以我们今天先暂把政策建议和创业商机摆在一边,改从消费者的角度,带大家快速拥有关键知识,你才不会花更高的价格却买到假的生物可分解产品,反而助纣为虐、让劣币驱逐良币。
全球开始疯禁塑并不是因为我们多讨厌塑胶,而是发现塑胶竟然会被我们吃下肚子里!
塑胶的优点与便利是不可否认的,全球塑胶年使用量已超越3.2亿吨(2015年),预计未来二十年内这数字还会再翻倍,更恐怖的是我们的食物链已全面被塑胶入侵,海鲜、盐巴、饮用水、乃至于空气中都验出塑胶微粒的存在,真的是吓到吃手手!然而,若我们真想改变,我们又该从哪著手呢?
我们可以使用能源业常用的「抓大放小」策略。拿环保意识高的欧盟为例,下图为该区域的塑胶年需量,共4,900万吨,其中包材类(packaging)为最大宗,占总额的40%。相同的,在欧盟的塑胶废弃物总量中,包材类也是最大宗,占塑废总量的60%。包材使用时间这么短,回到家之后打开包装就丢弃,而轻薄、蓬松的特性让回收业者无利可图,因此溢散到环境的机率大增、成为塑污的主要贡献者,也自然成为各国欲除之而后快的头号要犯。
(图一)欧盟的塑胶年需量及年废弃量
资料来源: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欧盟执委会,2018年1月
这股禁塑风潮始于2014年底,首要对象即是PE塑胶袋。例如:欧盟要求各会员国必须立法「禁止使用」厚度在50微米(microns)以下的传统PE塑胶袋,并以2010年作为基期,设定2019年塑胶袋使用量需减少50%,并在2025年减量达80%。同期在美国加州、夏威夷州、西雅图市等,以及其他地区如澳洲、中国大陆(江苏、河北、吉林、广东)、印度、日本等地,也都沿著与欧洲相同的脉络推展著「政策性禁塑」。而今年(2018)五月底,欧盟执委会已正式提案要「扩大禁塑」,规划将抛弃式餐具餐盘、一次式食品饮料容器、吸管、饮料搅拌器、乃至于棉花棒、气球棒等一并纳入。禁塑,可谓方兴未艾、正要遍地开花,而生物可分解塑胶正要顺势而起。
连买塑胶袋都会买到假货?一分钟分辨生物可分解塑胶标章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想,就算现在有个生物可分解塑胶袋说它很环保、不是PE材质,我肉眼也分辨不出来啊,怪我哩!?
为了避免无良业者的鱼目混珠,其实各国在执行禁塑前,便对生物可分解塑胶及生物基含量建立了检验标准以及专用标章。检验标准从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到下游的制品加工商一体适用,供应链中的业者都须依法进行检验,合格者才能取得专属标章,而所有市售商品也必须依规定打上标章,方可宣称是生物可分解、或是具生物基含量。标章不但是消费者最显见的识别,标章上独立的证号资料也方便稽查人员可轻易地从抽样中去追溯生产履历、查验是否造假。
生物可分解塑胶的标准与标章
目前依区域的不同,或有其特定的认证标章,但各区域所使用的验证标准,大多依循欧盟的EN 13432/14995(13432是针对包材类,14995是针对其他塑胶制品,其验证标准其实几乎相同),或是美国的ASTM D6400规范。下图列举欧洲、美加、日本、及我国的生物可分解塑胶标章,由于各地检测规范其实大同小异,所以制品上若有下面任一标章,基本上我们都可以认定它是真正环保的生物可分解塑胶制品。
(图二)世界各国的生物可分解塑胶标章
资料来源:王舜弘
另外需补充说明的是:
1.目前国际间最常见的生物可分解塑胶其实是泛指在「工业堆肥」的环境中可快速分解。然而随著使用需求的不同,欧洲这两年已将环保条件推升到挑战更高的「家庭堆肥」级,以及专门针对农业所需的「土壤分解」级。目前这些衍伸种类还仅止于欧洲,且标章与上图很相似,仅差在文字标示的不同,所以便不再赘述,免得大家头昏脑胀。
2.另外,生物可分解塑胶目前在水体及海洋中的分解速度仍不够快速,因此尚无法有效解决海洋垃圾的问题,不过检验标准及标章都已开始起草。
生物基含量的标准与标章
生物基含量到底有多少,不是包装上印支大玉米、还是业者自吹自擂说又是用某某淀粉做的就算,这含量计算也是有国际标准的!目前各国多依循ASTM D6866、ISO 16620-2、或CEN 16440。依区域的不同,各有其最低生物基含量的要求,但含量级距尚无统一标准。下图列举欧洲、美加、日本、及我国的生物基塑胶标章,以DIN为例,生物基含量共分为20~50%、50~85%、85%以上这三个级距;而TUV则将受测产品的生物基质含量分为20~40%(一星)、40~60%(二星)、60~80%(三星)、80%以上(四星)四个级距;至于美国、日本、台湾则要求在标章上打出生物基的「实际含量」。
(图三)世界各国的生物基含量标章
资料来源:王舜弘
所以下次当你购买宣称生物可分解塑胶制品时,别忘记外包装上先找找标章,如果上述标章一个都没有,我由衷建议你买传统塑胶制品就好了,千万别上了不肖业者的当,花了大钱却得了个假分解。
眼尖的你可能从上面的说明中发现了,怎么台湾的生质材料标章上都标注著「非专属」,而且这片叶子好眼熟啊,似乎在很多地方都看过?虽然环保署总说台湾好、台湾限塑早,但到底我们做得有多好(笑)?下一篇,让我带你一起突破台湾限塑政策与认证制度的盲点。
(封面来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