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像中林木一家的美好生活

我想像中林木一家的美好生活


  从古代民间开启日常生活的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看来,论排序,木材可以说是维持生活首先必须要备妥的物品。除了拿来当柴烧的基础功能之外,我们也特别喜欢木材温润的质地,拿著木筷吃饭,使用木制家具,甚至我们到日本,会特地去看古都里的木造寺庙,走进百年木造的空间,依然可以清晰闻到怡人的木质香气,总会令人感到格外舒适而喜悦。

  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可惜当我们回到国内,如果有人提到盖木造建筑,我们的现实观感就会回神,顾虑于初期造价偏高,且维护保养不易,甚至与钢筋水泥建造的房屋相较之下有防火上的担忧。然而,现今的木构技术,以及国际间对于木造建筑的各项防灾法规,都已经相当成熟完整。因此,也呈现出国内木构建筑的总体环境,仍有加强推广的空间。

  当然,这十年来,台湾已经有少量的木构建筑,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公共工程,如校园建筑、宗教建筑、车站、美术馆、运动场,让木工传统技艺有机会透过实际构筑,继续传承给下一代。这样并不足够,因为日本所以成就古都木造寺庙的风景,是因为有一个坚强的木业在背后支持,反观国内,台湾造林木的永续经营利用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目前国产木材的自给率据估算不到百分之一,所有的木材运用皆仰赖大量进口。在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逻辑下,损失的是台湾本土木业发展的可能性。远的不谈,光是把大量材积的木材远程运送到台湾,产生的碳排放问题,就会造成环境的负担,以现在世界进入「碳限制」的趋势来看,每个国家都有减排的压力,这是挺不利的。

  反之,若能有效地运用土地造林,即使是疏伐取得的木材,透过集成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优良的建筑材料,就可以在地利用,创造产业价值。无论从木材的物性调整、制材技术、接合工法,扩大到木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与异材质接合的介面设计、组装技术等发展,研究与实践,回馈与突破,都可以支持更多人从事木材产业的绿色工作,也带动永续林业的发展。而建筑系所的设计实务上,让学生在建筑教育里实际接触木材,透过课堂教学与实务经验的交叉供给,逐渐熟捻木材与应用,累积木构建筑的知识与经验,建立重视资源与环境永续的观念,此时在他们心中不经意埋下的种子,未来也许会成为一颗守护土地的大树。

  一株能产出良木的大树,起码要四、五十年以上的岁月。我希望用台湾土地长出来的树木,以台湾优秀的木作匠师生产制造、组装、建构,让台湾的森林资源与人才有机会透过实践累积经验,并展现木构建筑的未来性。
 

注:本文由台湾建筑杂志2016年3月号《德丰木业,林木一家》重新编写而成

知识服务

安永合伙人新年礼:ESG永续职涯谘询
2025-01-07 【绿色人才领航地图】系列文章推出后,我们常常遇到绿色工作者认为自己有志难伸,在追求永续职涯的过程中充满挫折。明明觉得自己算是很有经验的了,雇主却觉得换工作频率太高,每个工作都待不超过三年,不敢把重大事情交给自己。ESG报告书写了两次觉得无聊了,工作只好一个又一个地换。
庆祝产业小聚200场!新年参访核融合微系统
2025-01-07 各位好朋友们,混杂着热切、开心、对自我的期许,邀请你一起参加绿色创业家社群第200场产业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