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偏!这些年品牌商的100%再生材料新政走火入魔

别走偏!这些年品牌商的100%再生材料新政走火入魔


  最近常听到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鸟鸦的世界里,天鹅也有罪」,当我们谈品牌商三大新政时,究竟什么是乌鸦、什么是天鹅,也是蛮耐人寻味的,除了闭环回收之外,另一个走火入魔的坑就是换再生材料。

品牌商个个都失心疯似的把再生料比例目标拉得恨天高,但是并非所有塑胶都能一声令下,完全循物理回收模式归队报到

  品牌商多认为只要是塑胶,都是石油炼出来的,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个个都失心疯似的把再生料比例目标拉得恨天高、弄得怨海深,还要依循古法用时间框限来酿制。但是塑胶材料的特性分类却残酷地伤了品牌商的环保玻璃心。其实塑胶按一般化学结构特性粗略概分为热塑及热固两大类,并非所有塑胶都能一声令下,完全循物理回收模式归队报到(注一):

  • 热塑型(Thermoplastic):多以线状分子为基础集合体,塑料的固化后能通过加热重新溶化再塑,固化过程是可逆的,意味着可以重塑和回收,例如PE, PP, PET , ABS, PVC, PC, PA, PS, TPU等,但物理回收后原始添加的功能性改质剂、填充料(有机纤维/无机矿纤、色粉等)依旧持续存在着干扰回收再制的变数。
  • 热固型(Thermoset Plastics):以架桥反应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塑料固化过程中形成交联结构,无法再被熔化和重塑,过程不可逆,如推及回收框架,即是孙中山先生所言「非常之建设始于非常之破坏」—化学解聚之方,例如聚氨酯PU重新分离多元醇及异氰酸酯、热塑型合胶(PC/ABS…Alloy)解聚等,惟只闻可行性的楼梯响,却难见成熟技术与收成良率的故人来

  以上只是考虑到本身塑料结构分类,要有效区别这些不同成分的塑料已非易事,又要分选出来再利用更增加意愿与投资效益的难度,倘若环保回收业者「好鼻师」闻不到香飘十里的经济获利盘飧,又怎么愿扮巧妇做羹汤。在山不转人自转的心态下,「废转能」SRF(Solid Recovered Fuel)救世理念赫然浓妆艳抹华丽登场,将废弃物转制为分类出可燃烧的纸、塑胶或纤维等加以均质化、形成单一性质的燃料配合专用的锅炉或水泥窑使用,以燃烧发电处理使「垃圾变黄金」。虽然这种作法牴触了品牌商的完美剧本,但跟任意弃置造成污染、占空间堆置等方式相较,可以算是过渡阶段务实处理的方法。

复合材料的叛逆内涵,更深层挑战品牌商100%回收材料理想

  基于上列所表述的塑料型态,当塑料羽化成型为复合材料时,两种叛逆本质也让品牌商陷入相爱相杀的纠结。

  1. 我们常说的塑材合金(alloy),如PC/ABS、PC/PET、PA/PP、PPO/PS等,基本上只要合金的两个塑材都是热塑型材料,这是产业材料应用上的通则,各取其单一材料的优点与特性,复合成更具优异性质及应用范畴更多元的组合产品,虽然可以被物理回收,但因为是两种塑料合胶,对于回收效益及再应用相对窄化,其实严谨来说是塑料交叉污染的特例,在循环机制上除需要在回收时分选清楚外,只能低规回掺处理。
  2. 第二个是选用除了塑胶基材的主料之外又佐以其他功能性辅料搭配,在改质主厨精致的厨艺下,虽深获产业饕客的青睐,却也埋下血统不正、认祖却归不了宗的尴尬情境。例如品客洋芋片罐子又有塑胶,又有纸容器,又有一片看起来像铝的底座,产品结构与配方设计的复杂化都再再挑战回收祖谱的溯源计画。

  因此,整体产品的设计各部件最好是能降低不同材料的选用,单一材料的选用在回收环节不只减少分类工序(mono-materials),更有助于改善部分相应的回收成本及回收量。综而言之,在产品源头管理的基础上,产品设计阶段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结束被回收时,如何能帮助在回收环节中拆解容易、材料越单一,配合易识别的回收视觉辨识设计等,这些都会影响回收的难易程度与执行成效。

不需要追求100%塑胶回收,尽力使用再生材料或是换成非石油来源的材料如生质材料,避免走火入魔 

  品牌商花大把的时间规划ESG蓝图里的绿色供应链,企望把产品全部替换成再生材料,架(假)设原生料或原产品、半成品的100%回收再应用高标准的神替代目标,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殊不知还没闭环就先自锁。

  就热塑性塑材多为单体所组成的高分子聚合体,透过各项加工工艺(如加热、混炼、押射)及环境老化和回收再制等因素,都直间接造成分子结构不同程度的破坏、断链及裂解,致使相较于原生料各项机械物性明显削弱,且随着回收及加工次数的增加,即使在比例性取代的使用原则上也会未如预期。依我过去的经验,当塑材进到第三次的回收再制阶段,已无法再进入逆循环机制,需考量降规使用或必须进入更深一层次的化学解聚或焚化,但涉及的都是更高的开发及环保成本。

  之前文章我们讨论过,塑胶最关键的问题是塑胶微粒已经进入全球生态系与我们的食物链中。所以如何有效防治塑胶微粒的产生与污染,就环保及健康而言,绝对是关键议题。另一个则是在碳中和的时代趋势下,使用塑胶回收材,会带来低碳的额外效益,因为你的回收材的碳排放,其原物料阶段的碳排放,已经算在新料的身上,而不会算在你的身上,依据国际认可的碳排计算模型公式,回收再制的产品相较于原生产品能实现超过一半以上的减碳效益(注二)。更积极一点,若能把原物料换成非石油来源的材料如生质材料,也同样能把原物料阶段的碳排放降到最低,这两种策略都是相辅不悖的转骨药帖。

  当塑胶的使用架构在环保议题上被铺天盖地的定义解释之际,其实我们不禁要提醒大众主要原罪在于使用习惯及处理态度。材料本身无罪,如何正本清源厘清材料开发初衷及应用本质,客观引用科学实证数据,进而制订出与时俱进的合理材料应用环保政策,并且在经济与环保一体两面的权衡上,如何两害相权取其轻,才是目前产、官、学、环团及你我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注一)《塑胶回收是做世足赛球衣好,还是拿去发电好?三分钟带你看懂世界有哪几种塑胶再利用技术》
(注二)https://plasticseurope.org/sustainability/circularity/life-cycle-thinking/eco-profiles-set/

(封面来源:iStock)

知识服务

No.184 预言2024最有可能上架的绿碳、蓝碳、黄碳方法学
2024-06-17 近几年很多人抱持一种心态如「我家门前有棵树,后面就有碳权」根本不切实际,在行内人来看,碳权可不能随便给,必须先审视是否有合适的方法 学、接着严格遵循方法学的流程规范。
No.183为什么说储能没救了,大家都还在培养储能专案经理?
2024-05-21 股神巴菲特说,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聪明的人懂得逢低进场,才不会等到商机再次降临时,跟着大家一窝蜂,抢不到人才,做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