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尚環保與綠色產業的今天,我們追求與嚮往的是以最小的消耗獲取最大產值的能量,身體的設計也是如此,它不僅設計出能夠自我修復、自我昇級,也設計了停損機制,這個停損的機制來自於我們對於壓力的認知,以及避免身心透支的睡眠設定,一旦我們失去了對於壓力的覺察,或是開始出現睡眠失調的時候,也意味著身體已經在疾病產生之前開始出現耗能的現象。
如何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現代社會的步調與節奏,迫使每個人都承受著不同年齡層所面對的壓力,最基本的是跟自己有關的壓力,舉凡學業、事業、自我價值的認同以及實現理念的過程,以及承受著他人帶來的壓力,例如家人的期望、解鎖人生階段性的目標(結婚生子有房有車等)、期許一個美好的未來世界等,每一個人生設定一旦出現結果不如預期的時候,壓力會以情緒的模式呈現出來。
以中醫角度來說,
- 憤怒表現在人際關係的失衡,例如假想敵、感到背叛、感到被孤立或霸凌所產生的壓力反應;
- 情感上的無助會表現在資源匱乏,需要取得資助或經費輔助上的無力感,進而在理想上妥協的壓力;
- 壓力產生的焦慮來自於事與願違,許多無法被控制的變數導致計畫失敗,或計畫趕不上變化而出現損失;
- 悲觀的情緒大多為計畫停滯不前的壓力,時間緊迫或曲高和寡,無論是理念或計畫都無法在現實中執行;
- 因壓力而產生的恐慌則是找不到方向感,生命如同已啟動的機器在怠速的過程中持續消耗自己的生命。
成人的耗能可以透過心率來判斷,成人平均每分鐘心摶為60~80之間,靜態狀態若超過80的每分鐘心率即可判斷為耗能,高於100則可直接診斷心搏過速,意指一個人在什麼都不動作的情況之下,每分鐘心跳高於正常心率的情況,如果是低於60的心率,則需考量是否平日有運動習慣,良好的呼吸訓練也有助於減少身體耗能,若非如此,則是身體氣虛的症狀,如同一輛最高速限為50的車子即使催油門也無法提昇速度,這是整體機能低下的狀態,一旦超過臨界點的時候就容易全面停擺的情況。通常這二類型的症狀大多影響自律神經系統以及甲狀腺失調(亢進或低下),如果已經被診斷有這兩類的症狀,那麼減少壓力就會是首要改善耗能的做法。
身體節能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以及訓練呼吸,無論是氣功、瑜伽、靜坐、游泳、慢跑等等都是具有呼吸訓練的功法,此外減少對抗性思維,以共生共享取代征服或控制,對抗的情緒容易引起免疫系統自我攻擊,我們的意念無法對他人造成影響,負面情緒除了讓自己把善緣推開以外,它也只能讓我們成為負面的人,而成為不了分享善念的人,一個有理念的人因為負面情緒導致其理念無法實現,反而因此產生疾病,這是十分可惜的結果。
最後提到長期以飲食提神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體能透支的問題。透支的意思就是我們預支了未來資源,例如感到疲勞時喝提神飲料、攝取辛辣刺激的飲食、或為了助眠飲酒等等,這些做法多是以消耗身體能量的形式達到自身的目的,實際上也是一種增加負債的思維,而非共生共榮的做法。
如果說人體本身的設計就是生質能源最好的樣本,期許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或許有機會以此方向探索出真正環保節能又永續的新能源,造福人類與整個地球的生命。
(封面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