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小松鼠背鍋,這次靠除役機組挽救台電的中年危機?

沒有小松鼠背鍋,這次靠除役機組挽救台電的中年危機?


  小松鼠、白鼻心、猴子、蛇等小動物這幾年是台電的好朋友,每次遇到停限電,大家感覺都是靠著小動物挽救了台電的顏面。不過這次來了另一個新朋友:除役機組,原來台電還有偷開機這招,這是哪招?

  在電力系統中,為了要維持電力系統穩定運轉與機組故障後之備援需求,需要備轉容量,這就跟球隊要準備後備球員的邏輯是一樣的。如果你是一個球隊老闆,遇到先發球員上場打個幾分鐘後竟然跑去睡覺(太陽能),基本上你的解決方案就是:多買些後備球員,救援、板凳兩相宜。

三種電力系統中的板凳球員

  像李維拉這種等級的神救援,就是電力輔助服務,綠學院已經吹噓了一系列火紅的文章;一般板凳球員,就是備轉容量

  備轉容量,就是坐板凳的發電機組,已經完成暖身,有事可快速上場,基本就下面這三種:

大型機組:

例如新式燃氣機組,可以出力1,000MW。

中型機組:

例如新式燃煤機組、燃氣機組,可以出力800MW。

小型機組:

例如傳統燃煤機組、燃氣機組、(抽蓄)水力機組,可以出力600MW。

  萬一板凳球員休假去做健康檢查,即戰力25人名單不足,電力供應的馬奇諾防線感覺快被攻破了怎麼辦?這時台電搔了搔頭,大家交頭接耳地討論了幾分鐘,一位滿頭白髮,看起來像是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時就在台電服務的台電人員站了起來,說:「我去找25人名單外的老傢伙吧。」

兩種電力系統中移出正式名單外的球員

  啊哈!原來這就是本次新聞主角興達電廠三號和四號機!他們是已經被移出正式名單外的球員,這類球員細分後還有兩種:

正式名單外的球員 機組名稱 使用的燃料 發電量 點火到併聯所需的時間 退除役轉緊備時間
緊備機組 大林G5 天然氣 330MW 14小時 111/12/31
興達G1 220MW 12小時 112/9/30
興達G2 500MW 12小時 112/12/31
準備成為緊備機組的機組 興達G3 550MW 13小時 114/12/31
興達G4 550MW 13小時 114/12/31

(表一)臺灣各個電力緊備機組的球員名單
資料來源:綠學院整理

緊備機組

  這些老先生已經是除役機組,平時是不會上場的,只有遇到系統事故、天災、國安問題,造成實際或預估備轉容量率低於6%時,有條件地上場打球。這些老先生動作很慢,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上線,且根據環保法規規定,每年累積運轉不得超過720小時,並須配合空品季節管制,在污染較重的冬季停機,不是你要他上就上。

準備成為緊備機組的機組

  這些老先生也是除役機組,他們已經通過申請,準備要成為緊備機組,只有在非空污季節4~9月,實際或預估備轉容量率低於8%時,才可以上場打球。

  台電年輕時是一有志氣的帥小夥,打敗日本人的惡意預言,寫下五個月內復原臺灣80%的供電系統的傳奇故事。雖然現在已經步入中老年,但做事還是蠻靠譜的,不會下班之後電話不接,訊息不讀不回。台電這次並沒有做錯了什麼,只是使用除役機組意味著空污和高碳排放,跟國家宣稱要達到的淨零目標不合拍,而且如果25人名單都湊不齊,恐怕背後還隱藏了缺工問題。

  這些年下來,我們已經養成了「想要享受自由,卻不願意承擔責任,整天高談要供電穩定與安全、環保、降低發電成本三者兼顧的空話」耍流氓的行徑,忘了談論跟技術有關的專業時,一定要談邏輯而不是談感情,不能任憑吃瓜群眾你一言我一句地決定台電的方向。頻率驟動、分區卸載至區域性限電都可能會是我們正在或即將面對的問題,2021年上架的《513是停電還是缺電?》文章,能源業的綠色工作者已經聯合提出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當時提出的解方有的治標有的治本,治標的效果快,治本的解方要有耐心,等待十年才能看到效果,但絕對值得。為了挽救台電的中年危機,下一篇,我們開始來談其中一個治標的解方:用戶端儲能,別名表後儲能。

Knowledge

大爭之世的職涯避險工具
2025-05-01 今年(2025)度的年終獎金、加薪可能要泡湯了,如果你公司賺的是出口或是美元資產收益,獲利縮水或是虧損擴大的幅度會讓你的感受更明顯。台幣突然猛烈升值、關稅談判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成長預期的下修,除了部分身處進口產業的幸運兒,相信讓許多人都開始擔心工作與收入。
課程劇透:表後儲能投報財務模型
2025-05-02 表後儲能的IRR到底是多少?有的公司說報酬率太低了不能做,有的公司卻說報酬率16%比表前還好,怎麼會一個儲能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