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太難買,想彎道超車?三分鐘帶你看懂森林碳權

綠電太難買,想彎道超車?三分鐘帶你看懂森林碳權



(Photo by:Yahoo

  最近幾家紙業公司紛紛發新聞稿說他們在哪裡大規模造林、取得碳權,形成碳中和產業鏈,媒體聞風而至,發明出股市新名詞「碳中和概念股」,同一時間大陸也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取得碳權竟比綠電憑證還熱門!

  綠電憑證你得花錢買,碳權卻可以拿來賺錢,於是老闆交代你去好好研究,寫一份建議報告書。你上網查資料,開始覺得怪怪的,樹木是紙業公司拿來造紙的原料,才有所謂的產業鏈,但是把樹砍了就沒吸碳了,怎麼還會有碳權?

  各國政府這麼積極準備推動碳中和、淨零排放,底下的企業真的準備好了嗎?別的國家我們不知道,但你一定能猜到,臺灣肯定沒有準備好。這幾個月綠學院拜訪很多排碳戶,幾乎所有企業對政府碳管理政策都是一頭霧水,只好說我們種樹可以吧,但是當你接著問他打算怎麼種,他就會開始問你下面這些問題:

  森林碳匯是不是碳權?如果不是,森林碳匯要如何轉成碳權?聽說要找人認證才能賣森林碳權,可以找誰認證?還有,森林碳權值多少錢?買土地的預算恐怕比能賣的碳權還高,要造林多少公頃才划算?要等多久才能開始買賣?哪裡可以進行買賣?

碳匯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地球最會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依序為森林、海洋、土壤

  碳匯(carbon sink)是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或人工「倉庫」,也有點像外匯存底,通常不動用。地球最會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就是森林,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樹木可以把空氣中四公斤的二氧化碳轉成一公斤的木材放到肚子裡,一棵樹木有生之年大概可以吸收900公斤的二氧化碳。不過你也別因此就以為碳排有解了,人類活動的碳排放速度比樹木吸收的速度快更多。

  另一個厲害的倉庫是海洋,可是海洋上面沒有蓋子,因此二氧化碳可以自由來去,而樹木把二氧化碳吸在肚子裡形成固碳效果,直到它死掉倒在地上二氧化碳才會跑出來,兩者高下立判。土壤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名第三。森林是地表最強的倉庫,有最多的碳匯,但森林碳匯不見得可以變成森林碳權。為什麼?

  人有生老病死,樹木也有生老病死,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在20年生會達到頂峰,接下來隨樹齡增加下降,到了60年生、80年生,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木材的能力就變得非常緩慢。

森林碳匯不是理所當然的碳權,需要加工、認證之後才能轉成可買賣的碳權

  而是否有資格得到碳權,認證準則之一就是要確認這些樹木有在「工作」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掉,換句話說,就是樹木有長大,才有碳權。如果你家有一大片日據時代就存在的老樹林,你想拿來申請碳權變現,這錢大概你賺不到。日據時代迄今超過八十年,樹木多已經休養生息不工作了,沒有替氣候緊急狀態盡一份心力,自然也不會發碳權給你。

  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前一陣子台糖要把屏東一塊面積二百公頃、上面是20年生的人造林砍了作「營農型光電專區」引起反彈,因為太陽能只能減少排碳量,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量並沒有減少,而樹木有移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而且如果是一個很有資格的森林生態系,除碳匯功能之外,還有水源涵養、淨化空氣、水土保持、逆轉土壤劣化、生物多樣性等價值,這兩者完全是不同的量級。

碳驗證標準VCS取得先天優勢,現在已經是全球最普及的森林碳權認證方式

  因此,國際上森林碳權很值錢,不過要將森林碳匯轉為碳權,需符合監測、報告與驗證機制(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

  許多年前,京都議定書正式將造林與再造林活動納入其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計畫中,原始的用意是允許已開發國家透過在開發中國家實施造林與再造林CDM計畫來抵消其部分溫室氣體排放量。開發中國家常常有大面積的森林或林地,透過碳交易,讓已開發國家取得碳權,開發中國家有收入來維持森林經營,達到雙贏。這個碳權自然不能亂給,需要有認證標準,也就是要通過MRV。

  一個碳權認證裡面至少有四個角色,遊戲規則制定者、申請者、輔導團隊、查驗單位。非營利組織Verra是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下的審查人,它就扮演遊戲規則制定者的角色,參考上面說的聯合國的CDM方法學,成為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也兼查驗單位角色,自己給別人MRV,現在已經是全球最普及的森林碳權認證方式。我們熟悉的SGS、BSI、DV等公司也可以擔任查驗單位,但這些公司要進入這個機制,也要先向Verra申請,符合他們所定的資格,才能成為查驗單位。當申請者自己申請或是找輔導團隊幫你申請,通過VCS標準進行MRV,你就成功把森林碳匯轉為碳權,可以在交易市場中買賣了。

  看到這裡,想必你已經躍躍欲試了吧。下一篇,我將以VCS標準為例,示範如何讓本地的森林取得國際認證的碳權,也許你會發現,森林碳權比綠電憑證更值得入手!

Knowledge

No.193 綠學院 X 資誠PwC中小企業碳中和工具包:碳盤查體驗會
2024-11-08 你已經做了碳盤查,但一直缺少一個真正好用的工具來協助嗎?或許你也曾嘗試與碳盤查軟體公司談方案,但無法談到理想價格,這些問題很困擾吧?   其實,轉換碳盤查軟體的成本,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高。暨去年(2023)我們和商周啟動了碳盤查與規劃碳中和路徑圖線上影音課程後,綠學院準備推出一系列的中小企業和永續顧問兩相宜的碳中和工具包。
光儲PV+ESS專案管理實戰工作坊:個人報名
2024-10-01 「搞太陽能就夠忙了,光儲太複雜,這種錢太難賺了啦!」 「去年(2023)光儲合一都流標了,參加的也沒幾家,沒戲啦!」 如果考慮到最近預告的「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嗯,你歪了一下頭,好像想到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