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界替綠學院引領議題添柴火!來自綠色合作夥伴對於塑膠回收議題的看法

感謝各界替綠學院引領議題添柴火!來自綠色合作夥伴對於塑膠回收議題的看法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王建棟攝。

 

  現今的「洋垃圾」是個必然問題,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只不過臺灣的決策者和政策企劃單位沒有先去規劃和預防。

  臺灣很早就知道「掩埋」對廢塑膠而言根本不是一個選項。因為塑膠千年不爛,「焚化」又有戴奧辛、二氧化碳排放和爐渣等問題,加上能源轉換效率低,所以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回收」,當做垃圾處理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暸解到回收系統真相之後,人們開始質疑「回收還是我們的信仰嗎?

  「綠學院 」在5月刊出文章『我們每天做回收都是做假的!?你我都掉進「臺灣之光」陷阱』,《天下雜誌》也做了深入調查,在9月出刊封面報導《誰讓臺灣回收神話幻滅》。「回收」仍然應該是我們的生活理念嗎 ?

  先談到塑膠回收的本質。現行的絕大部分回收是傳統的「降級回收」(Down-cycling),廢塑膠必須先經過嚴格的分類和清洗,再做成回收的二次料塑膠粒子,但是品質就不如原生料。而且這些回收塑膠頂多只能循環4、5次,一次比一次品質更差,所以很多重視品質的企業其實是不用回收塑膠的,不是他們不重視環保,而是因為他們更重視品質。如果他們沒有辦法分辨哪些回收料是二次甚至更多次循環後的製品,最安全的採購規範就是僅能使用原生塑膠,以確保品質的穩定性。

  所以,全球最大的低價塑膠需求國家中國大陸,在2016年就花了37億美元,向國外買了730萬噸進口廢塑料,這完全是符合市場機制和供需的。這些在大陸製造的回收塑膠供應了廣大大陸低價塑膠的需求,並製作成低價產品,又賣回給歐美等地。大陸在塑料回收產業沒有顧及環保及人權,固然是應該改進的,但是廢塑料的「降級回收」本質,卻不是大陸的錯,應該用更宏觀和普世的系統角度來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塑料王國》這部紀錄片改變了大陸作為世界最大廢塑膠進口國的政策,用充滿詩意卻令人痛心的方式點出問題,但卻沒有涉及任何解決方案,這反而是臺灣的機會。

臺灣可以禁止洋垃圾進口嗎?

  先說大陸這次對廢棄物進口下禁令,而臺灣仍然允許廢棄物進口,並非「臺灣反而比大陸更不環保,更落後」。廢棄物的產生不全然是消費者的問題,生產者要負很大的責任,所以全球各地都已經或準備設立「生產者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的立法,將來臺灣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國外之後,一旦生命週期結束,所形成的廢棄物必須由生產廠商負責處理。若臺灣政府禁止廢棄物進口,有可能因為臺灣不願意負起EPR的責任,導致臺灣產品無法賣到歐美日等國。這當然是臺灣承受不起的。

  另一方面,進口到臺灣的廢棄物並非免費,而是價值不斐的資源,重點不在於「別國要不要」,而是「臺灣能不能」。如果臺灣能夠有完善的產業技術,將廢棄物在不產生污染的狀況下變廢為寶,落實循環經濟的話,那麼反對的論點都將缺乏有力的支柱。風傳媒一篇文章提到 「……前述賴清德提到的寶特瓶再製,李應元解釋,我國寶特瓶的回收與再利用,產業結構完整,可望達到循環經濟;除臺灣本地回收的寶特瓶外,可能尚需從國外進口來製成其他產品,和洋垃圾並不同。」對於寶特瓶以外的其他洋垃圾而言,若臺灣也能做到「回收與再利用產業結構完整,可望達到循環經濟」的話,那是否也能比照寶特瓶臺灣可以對所有洋垃圾開放?

  另一篇文章寫到:「別重蹈過去臺灣成為全球『廢五金王國』的覆轍吧!」但媒體渲染及矯枉過正的結果是,現在臺灣幾乎沒有處理混合廢五金的能力。今年1~5月環保署的統計是臺灣出口了超過10,200 公噸的有毒混合廢五金到日本和比利時。如果他們都效法李署長所說的「別國不要的我們也不要」,那麼每年超過2萬噸以上的有毒廢五金就會在臺灣累積。但如果大眾不會因為日本和比利時接受了臺灣的廢五金,就是落後的、不環保的,不會認定荷蘭、德國等國家因為接受了別國的廢塑膠,就是落後的、不環保的,那麼媒體唱衰臺灣的立論就沒有根基。

  綠學院的郭家倫在文章中提到「現階段塑膠回收的首要瓶頸就是經濟規模,因為只有單一種類塑膠的使用量夠大時,回收才能有足夠的經濟效益,否則不賺錢的工作沒有人願意投入。」禁止洋垃圾進口只會更減弱臺灣塑膠回收業的經濟規模,況且它也違反第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7)國際合作,更不利於將來可能的塑膠解決方案,所以鎖國式的禁止洋垃圾進口是弊遠大於利的雙輸觀念。綠學院的文章中就提及「臺灣的心有多寬,市場就有多大」;「塑膠循環科技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要如何發展的問題」。

臺灣其實可以讓廢塑膠「升級」?

  臺灣可以解決塑膠回收的「降級回收」問題嗎?答案是:一部份。但是又創造了其他的問題。

  回收廢塑膠的改質加工是臺灣塑膠產業的強項,例如「混煉」,也就是將廢塑膠與新塑膠料或其他種類的塑膠混合。然而這種改質會創造出無法分離的多種材料、干擾光學辨識的複合材料等,以致於無法再回收,只能進焚化爐。真正永續的回收,應該是要做到 「升級再造」(Upcycling)。而臺灣是少數有能力做到這件事的國家。

  臺灣新能動力的R-ONE(Regenerated Oil & New Energy,一種最佳化的熱裂解技術)可以將混合廢塑料無污染的轉換成乾淨柴油,是全球唯一用於柴油引擎不冒黑煙的高級油品,也是現在的海洋和陸地廢塑膠最佳解決方案,2015 年曾受德國政府邀請到柏林演講如何以 R-ONE 技術解決海廢問題。但在臺灣,拿不到政府的廢棄物處理許可,拿不到販售柴油執照,也苦苦的尋覓長期而穩定的塑膠廢棄物來源。  

  R-ONE需要的廢塑膠不須分類也不須清洗,包括複合材料、混合廢塑膠、破漁網、保麗龍浮球或沾上油漬的塑膠袋等,都是 R-ONE 可用的來料,所以它是補足全球塑膠「降級回收」本質的一個重要後衛。這種「升級再造」油品馬力比石化油品高了15%(或說省油15%),廢氣排放又比石化油品低,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焚化爐高出許多,投資報酬率也比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更佳。

  義達創新的FPC技術則以農業廢棄物製作成100%生物可分解塑膠的替代粒子,是海洋塑膠廢棄物源頭減量最好的防治辦法,也是防止將來塑膠廢棄物的最佳方案,2017年6月被美國海廢專家展示於紐約的第一屆聯合國海洋大會。FPC除了能防止因為燃燒農業廢棄物所帶來的空氣污染之外,它也能取代千年不爛的塑膠。將農業廢棄物壓製成燃料棒當作燃料,取代的只是低價的煤炭,但還是必須燃燒,仍然會產生空氣污染;若製作成 FPC,則價格比煤炭高出25倍,又不需燃燒、不產生空污。而且這種植物基的塑膠取代品是常溫下即可生物分解,不但價值比普通石化塑膠更高,更不污染海洋和大地,是塑膠廢棄物源頭減量的利器。FPC 的製程沒有水、空氣和噪音污染,除了創造高價值,又同時減低空氣污染,是另一個廢棄物 「升級再造」的範例,也是讓聯合國打開門接受臺灣的先鋒。

  只是,這些臺灣領先的「升級再造」技術若無政策法規的支持、穩定的來料、銷售出海口和系統規劃的搭配,則非但解決不了臺灣本地的垃圾問題,也無法消化運到臺灣的洋垃圾,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其他國家或中國大陸趕上。

循環多樣性與寶特瓶的第三次輪廻

  循環經濟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學者認為廢塑膠回收最後要回到塑膠粒當原料才是上上策,其他應用包括熱回收等都是次等選擇。然而因為「降級回收」的本質,傳統的回收無法永續,能做到永續的「升級再造」,幾乎都不是回收後立即做成相同的原材料。塑膠和柴油都源自於石油,回收塑膠變成塑膠,最終是減低石油的消耗,回收塑膠變成柴油,最終也是減低石油的消耗。只是前者繼續產生回收塑膠往下輪廻,後者往上變成能源,同時止住輪迴。所以簡單的小圈循環經濟不容易解決「降級回收」的問題,更大範圍不同種類的應用,達成「升級再造」的機會較大。這種更為永續的循環經濟系統架構,我把它稱之為「循環多樣性」。

  將廢寶特瓶容器做成紡織品,是臺灣享譽國際的強項。然而紡織衣物平均壽命只有1.5~2年,以目前的科技只能用焚化或掩埋。下個月的「台北紡織展」即將展示以紡織廢棄物採用「循環多樣性」原則做成的「升級再造」綠色建材,這是寶特瓶的第三次輪廻,可以把壽命延長到10~15 年。臺灣的循環經濟業者正在準備成立全球唯一的「紡織廢棄物全回收聯盟」,臺灣有機會也有能力為全球處理紡織廢棄物,並且創造高附加價值,除了達成聯合國的各項永續發展目標之外,這也是千載難逢的臺灣國際品牌機會。

  如果臺灣的產官學界及民眾能認清此點進而團結一致的話,則這次的洋垃圾事件,有機會讓臺灣人看清楚「回收神話破滅」之後的真正本質,進而依循正確的政策改善治理,則臺灣之光有可能從「名列前茅的回收」,昇華成對臺灣更有利的「全球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的燈塔」。

臺灣人可以怎麼做?

  我們首先需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如果只迷信回收率等表面數字而不暸解再利用的去處、市場需求、價格及獲利;不用「邏輯」而只用「感情」來思考資源回收和循環經濟的話,那麼就很可能導向「政府在欺騙民眾的感情」這種結論。然而如綠學院的葉欣誠所說:「資源回收真正的底層邏輯,是讓資源回收、處理、再製之後的產品有市場,且有合理的利潤,整個體系才能順利運作。……由環境與經濟、社會組成的綠色經濟,是人類迄今發展出最成熟的永續發展論述。只想靠著環保的手段,並不能解決環境問題,因為整個自然與人類系統是連動的。」他建議民眾用幾個面向來檢視:

  1. 在談論這件事時,我是否「感情」重於「邏輯」?
  2. 在制定政策時,我是否重「政治」,而非「科學原理」?
  3. 在說明績效時,我談的是「數字」,還是「真實效果」?
  4. 在討論永續發展時,我是否強調「教育意義」,忽視「商業價值」?
  5. 在指責他人不環保時,我是否看「環保」重於「永續」?

  其次也該具備「系統思考」及「批判思考」兩種能力。國家地理雜誌曾經指出,「這些登上回收車的塑膠垃圾們,卻還是有大半最後進入了焚化爐。」「環保署回收基管會為解決乏人問津而堆積如山的薄片塑膠,補貼業者將其破碎為膠片,但沒有製成再生粒料,而是送進焚化爐。」「相對於環團對於回收現況的失望觀察,環保署回收基管會所呈現的數據卻是,目前所有公告應回收的塑膠回收率,合計高達84%。」

  如果這些政府補貼了每公斤4.5 ~31.61元不等的廢塑膠仍然找不到再利用管道、最後要被送去焚化,而業者又要花大把鈔票向國外買洋垃圾進口,以「批判思考」的眼光可以看出,這是很明顯的「治理缺失」,是可以被努力改善的方向。試著禁止洋垃圾進口而説出「別人不要的我們也不要」,但礙於法規又無法立刻執行,而且問題愈來愈嚴重,導致環保署出現進退失據的窘境。

  環保署9月10日對抗洋垃圾的記者會,以「國內將推資源回收分類更細緻」為訴求,讚揚日本上勝町資源回收分類細緻高達45種,但天下的調查卻發現台北市民「做白工」,分類好的10餘種資源回收物全部又混在一起交給屏東的處理廠。以「系統思考」的眼光來看,分類更細緻不但不是現今的優先對策,反而會導致可能無法找出有效治理的盲點。具備「系統思考」及「批判思考」兩種能力,才能摒除感情善用邏輯,不隨媒體和政客起舞,真正凝聚共識監督政府擬定正確的政策和執行有效和妥善的治理。

  最後,則是成為政府的支持伙伴。僅用負面的言詞跟態度苛責政府官員,無益於找出解決方案,只會逼得他們尋求「不做不錯」,或是附和媒體,乾脆停止廢棄物進口。這些和真正的解藥「找出無污染卻有效的變廢為寶的方案」都是反其道而行。日本和比利時可以,為什麼臺灣不可以 ?臺灣如果可以做到而且又可以超越的話,那麼不但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得以並行共榮,更是真正的循環經濟的展現,臺灣競爭力的躍升,及國際各國所尊敬的「負責任的臺灣」。

讓臺灣成為永續發展先鋒

  臺灣近20年經濟發展遲滯,媒體或特定團體以負面追蹤報導及失真抗爭的方式博取版面,但卻加深公務員不願無端被捲入「圖利廠商」的可能性以致於消極因應,造成臺灣有創新的技術但卻無搭配的法規和系統,空轉內耗甚至為他人作嫁。本文無意㧗判某些個人或團體,只是用實例指出問題,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一起為臺灣找出路。

  如果臺灣在產業技術上可以達到領先全球的塑膠回收的「升級再造」,政策上導入如「循環公共採購規範」等正確的「金錢流」「物質流」和「資訊流」循環,加上妥善治理的話,則要達成環保署所稱的「臺灣是循環經濟的熱點,不是世界垃圾場」是很可能的。若臺灣當做一個成功的試驗場,有效的解決地上與海上塑膠問題,那麼洋垃圾進口到臺灣不但不污染,反而成為臺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更可以敦親睦鄰, 將臺灣的解決方案帶到全世界各地,幫他們永續解決塑膠問題,這就是《塑料王國》的解決方案。

  數十年前,雖然「歐美許多國家都可以」,但是臺灣政府禁止回收寶特瓶再製作成寶特瓶食品容器,結果意外造成臺灣企業想盡辦法,將回收寶特瓶做成紡織品,至今名揚全球。Google 曾經介紹臺灣是「一個替許多品牌和電子產品做代工的小島」,當今日的臺灣迷惘在何處是下一步的同時,「一個替許多國家減少垃圾且創造價值的永續發展先鋒」並非不可及,端看臺灣人現在的意念和決心。

  這次洋垃圾事件對臺灣之所以會有重大影響,原因在於心態而不是垃圾本身。幻滅的臺灣回收王國神話,對臺灣不見得是壞事,也許褪去面具之後,用葉欣誠敎導的「邏輯」「科學原理」「真實效果」「商業價值」和「永續」來檢視和看清我們自己,將以前我們信仰的「回收」,升級成為真實的永續發展,那麼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對世界一定能更有貢獻。

(本文作者 余金龍,目前為綠學院綠色合作夥伴台灣新竹綠色產業聯盟常務理事)

 

原文《讓「洋垃圾事件」成為契機:台灣之光,可以不只是做回收!》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綠學院獲授權轉載

Knowledge

No.193 綠學院 X 資誠PwC中小企業碳中和工具包:碳盤查體驗會
2024-11-08 你已經做了碳盤查,但一直缺少一個真正好用的工具來協助嗎?或許你也曾嘗試與碳盤查軟體公司談方案,但無法談到理想價格,這些問題很困擾吧?   其實,轉換碳盤查軟體的成本,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高。暨去年(2023)我們和商周啟動了碳盤查與規劃碳中和路徑圖線上影音課程後,綠學院準備推出一系列的中小企業和永續顧問兩相宜的碳中和工具包。
光儲PV+ESS專案管理實戰工作坊:個人報名
2024-10-01 「搞太陽能就夠忙了,光儲太複雜,這種錢太難賺了啦!」 「去年(2023)光儲合一都流標了,參加的也沒幾家,沒戲啦!」 如果考慮到最近預告的「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嗯,你歪了一下頭,好像想到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