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打折再打折,真的会达到减碳目的吗?

碳费打折再打折,真的会达到减碳目的吗?


  在耗时超过半年、历经六次的费率审议会讨论后,碳费费率水准的建议方案正式出炉,象徵着当年讨论《碳如何定价?一吨100元太便宜,300元就合理?谁说了算?》具体落实,我们这代人终于成功为排碳行为贴上价格标,正式宣告碳定价时代到来。

两大碳费重点整理

  回顾已宣告的制度设计方案,我们整理出两大重点:

重点一:促进减量的目标导向设计,执行分段走

  臺湾碳费制度的核心精神以减量为目的,而非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在推动期程的规划上,2025年至2030年,为碳费执行的第一阶段。自2025年一月起,针对大排放源,也就是年排放量(直接+间接)超过25,000吨的事业/设施/工厂进行课徵,估计初期涵盖500厂/场,分属281个企业,其中约141家为上市柜公司。

重点二:促进减量的目标导向设计,费率分段走

  费率水准区分为「一般费率」及「优惠费率」二种,第一期2025年~2026年的费率如下。原则上费率水准每两年会调整一次,并逐步提升;依据审议委员会参考国际作法后的建议,在2030年后将调高到每吨1,200元~1,800元之间。

1.    一般费率300元/吨

什麽都不做,就直接用这个费率来课徵。

2.    优惠费率B:100元/吨

愿意向环境部提出具体减量作法,也就是提出自主减量计画,并承诺于目标年(2030年)达成使用「技术标竿指定削减率」所设算之减量目标者,就使用这个费率。

3.    优惠费率A:50元/吨 

愿意向环境部提出具体减量作法,也就是提出自主减量计画,同时承诺于目标年达成使用「行业别指定削减率(与SBT精神一致)」所设算之减量目标者,可以使用这个费率。

(图一)碳费费率说明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环境部脸书

市场批评碳费的两大论点

  只要是任何创新,一定会引来社会各界批评的声音,碳费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市场上的批评论点主要有两种:

批评一:碳费打折再打折,真的会达到减碳目的吗?

  许多人认为,臺湾碳费制度下所给予的折扣太多,在各种优惠叠加下,有些公司甚至只需要缴交每吨20元的碳费,根本无法带来显着的减量效果。

  确实,一个很直观的思考是,当费率水准越高、受管制对象的减量就越大、最后自然带来较佳的减量效果。在这种逻辑下,给予太多费率上的优惠,虽然降低了对公司的冲击、但也对减量成效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在臺湾碳费制度里。原因在于,碳费制度下的所有优惠都必须建立在受管制对象愿意承诺减量目标、且提出的减量规划受到环境部的认可。换言之,碳费的优惠乃是建立在承诺减量的前提之上。

  由于碳费制度的初衷在于促进减量、而非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因此若排碳户愿意进行减量投资、并承诺达成一定的减量目标,让他把那些钱直接用于减碳行动,比缴钱给政府,政府再考虑这些钱要用在哪里、提供哪些补助,是相对来说更有效率的作法。

批评二:目前第一期费率过低,排碳户只会缴费了事,根本是另一种漂绿

  许多人接着认为,上面这种论述是假设排碳大户都非常爱地球,一定会为了省钱提出自主减量计画,但其实大家正常工作忙都忙不完,不会有时间写自主减量计画,反正目前第一期的一般费率才300元/吨,把费用缴了就好,尽了环境义务也就结案了。

  前述想法听起来也十分有道理,不过在碳费设计过程中,其实也针对这种可能性做了因应的规划,即採用「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精神来分段规划费率的调升、并及早告知受管制对象未来可能调升的程度,以令公司能够参考未来的费率水准来进行当下的减量决策。例如,对于排碳大户而言,若短期内不採取减量投资、只打算支付碳费以完成遵约义务,那麽在费率水准逐步调升的设计下,财务压力也将随之提升。在2030年之后,即将面对的是每吨1,200元~1,800元的高额费率。也因此,理性的决策者考虑驱动减量投资的关键,是之后所将面对的费率水准,而非当前第一期所看到的50元~300元/吨。

  当然,后续的管理非常重要,费率水准每两年要调整一次,要坚持逐步提升,以免排碳户缴费了事。

  不管是储能、电力交易,到碳权、碳费,这几年所有在绿色转型上推动的各种创新或改变,仔细观察都有其相似的轨迹。绿学院专栏就是一个时代的纪录,是我们用人生写下的绿色产业发展的方法论,《礼记・大学》十六个字就说出重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识服务

公司储能系统评估与建置即战力班:厂务与服务商共学圈
2025-02-28 用电大户年减1%的节能目标实行到今天这麽多年,就像拧毛巾一样,拧到毛巾都快乾了,现在还要上调至年减1.5%,如何是好?
No.202 碳中和ISO 14068-1证照加餐神秘场
2025-02-24 去年(2024)很多人跟绿学院的会员都上了ISO 14068-1碳中和证照班,上完课后大家都有同样的疑问:「ISO 14068-1的碳中和标准如此严苛,企业真的能顺利通过相关产品或组织的查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