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学生时代开始研究环境经济,见证台湾一路从反核、节能、绿能、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等绿色转型的企图。最近媒体在谈ESG、碳中和概念股,每个时代,总有一帮人原本立意良善,希望谈商机、商业模式吸引更多人投入,但谈著谈著发现其他人只想「贴个ESG标签、换个新题材,把自己打扮得很时尚」,结果都只是成就另一场金钱游戏,「循环经济最后真正循环的只有新台币」。
同一时间,有另一帮人想的完全相反。这几个月绿学院拜访近百家用电大户,多为高碳排的制造业,他们抱怨政府才刚要求用电大户条款四选一,现在又规划要征收碳费,一头牛剥两层皮,觉得政府很没有道理。他们不愿意当这头牛,决定以拖待变,写个计划先应付一下,反正这么多年下来,也很少政策真的成功。
这两帮人到底谁的策略比较正确?用积极但最后走偏的策略比较好,还是消极但什么改变也不会发生的策略比较安全?
谈节能或绿能,可以换算内部投资报酬率(IRR),有利于从财务观点来检视决策是否合理。但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看不见又摸不著、没有实体交易买空卖空、很像诈骗的「碳」,而且企业通常没有碳管理专业的人才,只要一个路线选择错误,就可能满盘皆输。
能源和碳几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既然能源是绿学院擅场,我们几位绿色带路人商量后,决定跨界协作,往「碳管理白话文运动」之路迈进,长期驻点在绿学院,从解构能源和碳出发,破除误解,提供全球、跨国的全局思维,以政策工具、减碳技术为支点,为你建构系统性的碳管理知识框架,助攻所有想要改变的企业,同时包括在绿色产业里寻找机会的人、工作者、创业家,以及政策制定者。
减碳和防疫一样,在台湾排的碳,会影响全球;全球排的碳,也会影响台湾,因此减碳不是为了爱地球,是为了集体控制风险,确保你我能继续过著有尊严的快活日子
在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中,设定本世纪末平均升温不超过2℃的全球环境目标;但是根据各种国际智库的预估,不久后大气增温幅度就要超过2℃了!因此各国必须在2050年前达成净零排放,否则光是经济损失,对于各国都会是严重的打击。例如对台湾来说,在不同的升温情境下,2020-2100年因为升温的总损失,估计至少新台币三到九兆元之间(注一)。
这个金额很高,但你看了大概没什么感觉。这样想好了,最近你公司为了气候变迁造成的缺水问题,公司额外花了多少钱?每六分钟就需要来一台水车,生产才不会断线,还要去开凿水井,本来不需要花的钱,现在为了碳排造成的环境问题需要额外支出,这个损失不是很不划算吗?
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会感受到一波接著一波的压力,以前换冰水主机做节能就可以了,后来还要装太阳能板才算CSR,现在还得缴碳费。以前的环境外部成本,现在都要内部化成为公司的财务帐单。
人有规避损失的倾向,如果能减少损失把钱省下来,就是赚钱。国家、企业、个人采取减碳行动,就跟防疫一样,是为了集体控制风险,把损失降低,国家才会有尊严,企业才会更赚钱,你我才不用天天闷在家都不能出去玩。
虽然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绿电是非常关键的要件之一,但是一味地推动企业使用绿电,做一百年也不会达到碳中和
这时很多公司就说了,「我有加入RE100啊。绿电不就是零碳吗,买绿电凭证,我公司不就碳中和了吗?但是绿电凭证又买不到,碳权又都被台电拿走了,我做不到你怪我吗?」
这是一个大误解!太阳能等绿电产生的碳排放很低、甚至是零,所以可以称为零碳,买绿电凭证、工厂使用100%绿电,是抵你「用电产生」的碳排放,但是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把排放到大气中的「人为额外」碳排放量透过植树或工程技术移除,或运用碳交易等方式取得碳权来抵换,达到正负相抵,名义上不制造额外的碳。光靠太阳能、风力发电就想碳中和,这不是在逼企业,你是在逼死绿能!
碳中和只著重于二氧化碳的平衡,这还算是简单的,净零排放则走得更远,包含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得把排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全部移除,而非使用碳交易取得碳权抵换,名义上不制造额外的温室气体,才是净零排放。
绿电只能抵你「用电产生」的碳排放,但是公司的营业及生产活动相当复杂,其他来源的排放,必须搭配负碳技术和其他政策工具来达成碳中和
不会啊,我公司碳排放不就是用电嘛,怎么说用绿电不能抵呢?
产生碳排放有多重管道,你公司的营业及生产活动比你想的还复杂,国际上对于碳排放的计算,有三个认定的范畴(注二):
- 范畴一:工厂生产的直接碳排放,来源包括制程使用气体、紧急发电机、公务车辆使用燃料,或其他活动所产生之逸散性排放源,排放种类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以及三氟化氮(NF3)。你买的绿电根本就没有抵扣这部分的碳排放
- 范畴二:外购电力间接碳排放,也就是你跟台电买的电,主要温室气体排放为二氧化碳。所谓买绿电凭证、工厂使用100%绿电,就是说你跟台电买了多少度电,再买相同度数的绿电,就可以宣称100%绿电,抵扣「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如果以为用绿电就零碳排,你可能会用了更多的电,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这反而对环境没有帮助
- 范畴三:其他间接碳排放,包含供应商生产与运输、废弃物处理以及员工通勤与差旅等,你买的绿电自然也没有抵扣这部分的碳排放,但若企业要宣告碳中和,这块也得处理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你脱离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识或资讯,片面解读碳中和,也欢迎你报名产业小聚,厘清更多你心中的疑问。下一篇,我们来谈有哪些政策工具支持减碳。
(注一)《台湾碳社会成本的模拟分析》,刘哲良、吴珮瑛著,中华经济研究院出版社,2021
(注二)为了方便理解,这里还是依循ISO 14064-1:2006中的「组织边界」所界定的排放面向(范畴一、范畴二、范畴三)来说明。在新版的ISO 14064-1:2018里,将原本的组织边界改为「报告边界」,原范畴一、范畴二不变,范畴三再往下细拆成四个子项目,于是三个就成为六个,细致化了原来版本中的排放来源分类
(封面来源:RSP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