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如何定价?一吨100元太便宜,300元就合理?谁说了算?

碳如何定价?一吨100元太便宜,300元就合理?谁说了算?


  很多企业的CSR广告喜欢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这句话就像是说地球应该跟父母一样,给我们无条件的爱与肯定。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苍翠的森林,这些大自然提供的环境服务,我们觉得像是父母给我们的爱一样理所当然。可惜的是,资源是有限的,污染、废水、废气、温室气体,你想排放多少都不拦你,但总有一天你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地球只是如实呈现你行为的因果。

  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苍翠的森林免费也就罢了,但是最近一连串气候变迁带来的缺水、水灾、疾病等,动辄就让社会损失惨重甚至运作停摆,我们赫然发现如果污染、废水、废气、温室气体的排放也都免费,恐怕我们的快活日子所剩无几了,终将付出更高的代价。有没有一种可能,把污染、废水、废气、温室气体都贴上价格标,开始收费?

以前理所当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迫切需要替碳进行定价,把它贴上价格标

  但是碳看不见又摸不著,有些人白天大大方方地排,爱面子的晚上趁著天色昏暗偷偷排,碳管理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碳如何被管理?如果要收碳费,碳如何定价?一吨100元?300元?谁合理?谁说了算?

  这也正是《气候变迁调适法》修法过程中,最受关注也最分歧的地方。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门特别的评估技术,称之为「非市场价值评估」,也就是帮没有市场的东西算出价值或价格。商品、服务都有既定的交易市场,但是人人都想要的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苍翠的森林,以及人人都不想要的污染、废水、废气、温室气体,这些东西通常没有交易市场可以进行买卖,所以要算价值或价格时,会因为没有参考点,致使不容易计算。

  那么这些没有市场的东西,又该如何定价呢?我们现在就以碳为例,来讨论两种常用的定价方式。

碳定价的第一种方式为「损害成本法」,把所有对整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成本计算出来,它的缺点是影响项目太多,计算不容易

  第一种定价方式称为「损害成本法」。顾思义,就是尝试去把排放包含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对整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成本计算出来。依据目前科学研究的汇整,温室气体会带来淹水、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增加等影响,这些影响都会带来经济上的成本损失,把它计算出来、并换算成每排放一吨应承担的成本,就是第一种定价方式。

  损害成本法很直观,但因涉及的影响项目可能很多、加上现有的科学能力不一定可以把每一项负面影响都量化出来,所以计算上并不容易。

碳定价的第二种方式为「维护成本法」,计算降低环境负面影响所需要支付的成本,目前碳费设计的逻辑、主要使用这种定价方式

  第二种定价方式称为「维护成本法」,它计算降低环境负面影响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例如,为了减少碳排,我们可以换节能灯具、可以换变频冷气、也可以改开电动车等。把采取这些行为所支出的成本除以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即可得到减少一吨碳的单位成本,这即是维护成本法的精神。

  就理论上来说,前述两种方法都可以应用在碳费的定价上;不过就目前的发展来说,采用维护成本法—减碳要花多少成本—来决定费率,是比较实用的方式。

  主要原因是课征碳费或碳税,其实是释放出一个「价格讯号」,让排碳户知道每排一吨碳,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理性的决策者会开始计算到底是要把这钱缴给政府,还是自己做减碳比较划算。若碳费费率定为一吨100元,那么合理来说,减碳成本低于一吨100元的技术,都有诱因被使用。

  政府在设计碳费时,首先要先了解这个行为逻辑,然后评估关键就是要计算特定费率之下存在多少减量潜力,而这个减量潜力,是不是足以达成想要的减量目标。同时,在这个费率下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带来冲击,是否让排碳户有足够的调整时间和空间,亦是费率决定时的重要考量。

  我们可以理解环保团体为了环境,希望设定一个很高很高的碳价。但我们要同时留意一点,若企业因为评估碳排成本太高而跑去国外生产,碳排也不会因此减少,只是跑到其他没管制的地方去排,这就成为碳泄漏。用心良苦,却一无所获,这不是一个具全局思维的环保团体该有的想法。

  究竟是一吨100元合理,还是一吨300元合理,这个价格标真是一门学问。

(封面来源:Adrian Balasoiu on Unsplash)

知识服务

青年团小聚No.191 问答小聚又来啦!碳的疑难杂症一次解决
2024-10-07 去年收到许多碳焦虑的留言回复,希望来找绿学院要解方,过年前紧急加开一场交流小聚来缓解大家的焦虑,到了今年下半年度,也陆陆续续收到来自各界的询问:
电力交易E-dReg投报财务模型
2024-08-14 单纯计算股票、期货等投资报酬率很简单,市场有各种工具,但是电力交易游戏规则要花时间搞懂,还没有决定是否要投资,花这麽多时间有价值吗;如果找公司的财务人员评估,他算出来的你敢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