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學院
啟動華人最具影響力的 綠色連結平台

幾年前,我們希望把所有企業都轉型成綠色企業。在一連串的失敗之後,我們得到一個全新的洞見:「你不管把多少馬車排在一起,也得不到一條鐵路」,因為綠色的本質是創新,而創新的本質是不連續的。

綠學院專注於做對綠色產業發展有利的人才、資金、技術、政策法規等基礎建設,最大跨度地調動產業資源,期許在一個世代之內讓綠色產業成為主流。

什麼是綠色企業?

一間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本身或製造過程中,能提高能源或資源使用效率者,皆可稱為綠色企業,而其結合則為綠色產業。綠色產業通過開展綠色公共和私人投資,服務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及就業引擎,讓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

綠學院解決綠色企業成長所面對的工具及資源挑戰,幫你和綠色趨勢、商機、人脈、資金手牽手。

綠學院觀點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

買碳權可以降低公司碳盤查的排放量,美化碳帳本嗎?

近日蔡英文總統宣示籌設碳交易平台,媒體馬上跟著炒熱市場,想當然爾第一時間我們就收到來自各界的詢問,一...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

如何讓國際車廠和營運商聘你去建置電動車充電站?

最近聽說綠學院要約一家電動車充電站品牌的創辦人見面,喬了很久都喬不到時間,這不是因為對方看不起綠學院...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

我們不只是一家台灣公司

一間公司評估在外地擴廠比在本地擴廠有效益,這中間定有許多複雜的因素,自然也有行內人的辛酸,這麼多年來...

業界真心推薦

  • 海英俊 / 台達電子董事長

    企業說作綠色生意不會賺錢是個天大的迷思,事實上,企業和環境的利益可以魚與熊掌兼得,和你一起工作的人也會覺得更有價值感、更幸福。這是建立碳排放與經濟成長脫鉤最快的方式。

  • 林憲德 /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綠色企業需要一雙慧眼尋永續經營的熱點,找綠學院拿藥單,你可以鍛鍊出好眼力,擁有武器擬定下一個10年的永續發展策略,不被競爭者牽著鼻子走。

  • 郭英釗 /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我在跟業主提案時,常常會發現業主對於如何將環境意識融入企業文化感到十分困惑。的確如此,並不會只因為把企業總部改造成綠建築,就自動成為對環境友善的企業。中小企業主需要一套更好的工具,補足綠色人才的缺口。這時我就會給他們名片,讓他們來找綠學院。

  • 溫麗琪 /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我們需要支持勇敢的綠色創業者,因為這群人將會改寫商業經營的模式,Green Impact Lab給予創業者資金和導師陪伴,讓他們有盤纏去冒險,有人給予指南針節省迷路的時間。

  • 林黛羚 / 知名作家

    我沒有經營一間大公司,自然不懂商業界的複雜操作與思惟,但我是你的消費者,我明白人的幸福感有很多來源,不僅僅是賺錢而已。如果你沒有趕緊跟著我們進化,把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當做企業存在的目的,下一個食安危機你會發現你就站在這浪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