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綠建築發展的開山始祖
30年前因為受到里約會議的啟發,義無反顧走進建築環保這條小徑,為台灣訂立建築節能法規與世界第一的綠建築標章。2011年成立低碳建築聯盟,發展獨步全球的建築產業專用的碳足跡評估BCF法,建構建築碳足跡認證制度與低碳建築產業平台,期待建立台灣低碳建築產業鏈。自認自己最大的優點就是以誠實之心面對環境議題,並把學術專業簡化為清楚的行動指南,希望無忝於所學。同時擔任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建築能效分級制度即將上路,想要獲得近零能建築認證,住宅類建築必須節能至少40%,非住宅類建築則要達到50%...
之前的翻譯為「需量反應聚合商」,現在統一更名為「用戶群代表」。電力市場之所以出現用戶群代表這個角色,...
國發會陳美伶主委的一席「德國幾乎沒裝冷氣,屋內卻不會熱」發言,引發各界強烈批評,但其實陳主委的發言,...
我在2013年獲得科技部「小產學聯盟計畫」支持成立了低碳建築聯盟LCBA(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