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理心的私募基金經理人
一個非典型的投資人,非常有耐心且有同理心,可以在聽完創業家的商業模式之後,三分鐘內評估其假設是否合理,很有技巧地拆解其構想,組合成一個想像不到的、更好的商業模式,所有曾跟他交手的創業家都對其溝通能力敬佩不已。目前擔任瑞士私募基金合眾集團亞太地區基礎建設助理副總裁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2019年,法國發生一樁罕見的訴訟案,被告是一隻公雞。一對從城市搬到鄉村居住的夫婦,控告鄰居家中一隻名為莫里斯的公雞,每日凌晨的啼叫聲讓他們無法入眠。這隻公雞輕易地得到十二萬人連署支持,最後地方法院判決公雞勝訴。2021年1月,法國參議院正式通過一條法令保護法國鄉村地區的「感官遺產」,包含各種聲音和味道例如公雞叫聲、蛙鳴、甚至牛糞味都受到法律保護。 機構投資者VC/PE說要「找到平衡投資回報、又考慮環境與社會面向的創新投資策略」,遇到上面這種情境,還願意投資嗎?
常常在媒體看到「私募基金巨擘:美國即將迎來史詩級大泡沫」或是「避險基金經理人一個月慘賠33億元自殺身亡」這類的標題,你一定覺得很奇怪吧,這些基金在哪裡買呢?如果能賠這麼多,表示賺的時候一定賺更多,為什麼我卻買不到這種金融商品?
對亞洲的投資人來說,2019年可以說是ESG投資(ESG investment)開始佔據主流市場聲量的元年。你可能已經參加過好幾場由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或影響力投資機構舉辦的研討會,聽很多外國人在舞台上講如何參與這個新興的投資趨勢。美國、歐洲及日本確實在ESG投資上起步較早,但亞洲其他國家已經開始迅速追趕,因為亞洲的有錢人也不少!
因為根據我們這些年在市場上投資、與創業團隊打交道、甚至招募綠色帶路人的經驗,我們懷疑這些分數也許可以適用於一些成熟的上市櫃公司,但恐怕裝不下現在綠色產業正在風起雲湧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血性。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投資人,當他想要投資上市櫃公司,也許他有ESG投資策略方法學可以協助他做決策;但當他想要投資綠色新創公司時,他手上不會有合適的方法學,他得靠純手工。
影響力投資的對象也是有條件的?! 今天就特別聊聊影響力投資人究竟投資哪些類型的公司,搞清楚投資的世界,減少對彼此錯誤的期待。
影響力投資需要改變心態,而不是改變方式。現階段,我們的祕訣就是關注是否發揮最大的環境或社會影響力,而收益上只要能打平或是小賺一些就好。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辨別千元鈔和百元鈔,我們知道一張是藍色,一張是紅色,它們的價值相差十倍,但短期的社會影響和長期的環境影響就沒有這麼明顯了。隨著人類知識的成長,我們期望的不僅僅是投資綠色企業帶來的利潤,我們期待的是這些利潤帶著靈魂。
影響力投資人代表一個新品種的投資人,關注環境與社會問題。而天使投資人和基金會在未來幾年,仍然會是影響力投資的重要參與者,因為全球影響力投資的趨勢正在發生兩個變化「私募基金開始大規模投入影響力投資」與「影響力投資將更為制度化」,因為對於私募基金來說,影響力投資項目更為永續,只是短期影響力投資不會成為私募基金投資的主力,因此他們通常會為這些基金設立一個新團隊或單位,專門評估解決環境或社會問題的專案。
當我們從另一個面向切入談綠色投資想要達成的綠色影響力時,其實是可以有趣又有寓意的「那一天,永續決定和米爾頓•傅利曼分道揚鑣。永續認企業的靈魂想要追求長期利益,而不只是追求錢。」,後來ESG原則的出現讓企業與投資人開始對於「永續」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與嘗試不同的商業經營模式。
許多人倡議為了綠色產業的發展,臺灣應該成立綠色投資銀行。而它主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脈,幫助企業設計募資商品,去市場上發行,吸引投資人來買,所以它本質上更像中介組織,扮演仲介的角色,跟證券交易所、創業加速器、甚至綠學院都一樣,都是在做媒合的工作。而在台灣,我們真的需要嗎?
當我們很注重一個資產的穩定性跟現金產出的能力時,「可控制的風險」和「賺比較多的錢」就成了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就像在籃球比賽裡,一個能穩定得分的球員,對球隊絕對有益。如果你是球團老闆,你喜歡一個能每場都得20分的球員,還是一個上一場得了30分,下一場卻說他生病了,只能拿10分的球員呢?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