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全局思維的三棲特種部隊
從環境領域的工程及科學開始,將專業延伸至經濟、管理、教育、傳播等面向,整合工具與策略。前幾年在政府工作,任職環保署與行政院期間,提出從物質流、金流、資訊流角度思考循環經濟與產業發展,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如何決定哪些產業應該優先淨零排放? 國際上大家用「碳排放強度」和「減碳難度」分析並設定減碳的優先順序,但設定產業減碳優先順序應該要有更好的方法,也就是要考慮減碳難度,我們今天就來介紹一個重要的方法—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綠色溢價是什麼?一種分析減碳難度的方法,翻成白話文的意思是:為了減碳,要多花多少錢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終於在2022年3月30日召開盛大的記者會,公布了「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並與國際能源總署(IEA)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使用相同的架構,描繪建築、運輸、工業、電力、其他等五大部門從現在到2050年的排放量下降路徑。各界對於這份路徑圖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大力讚揚其高瞻遠矚接軌國際者,也有挑戰其缺乏具體計畫與策略者。
如同開車需要Google導航一樣,為了成功攻頂,我們需要一張國家淨零排放路徑圖。從中柿子挑軟的吃,我們發現可以從運輸下手。全球碳排放量有四分之一來自交通運輸包含海、陸、空運,而其中七成來自陸上交通,也就是我們使用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電動車包含純電動車(BEV)、油電混合車(H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在不同生產與使用的社會條件下,各有其優勢與劣勢...
全球能源危機關鍵報告: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開打,全球能源也開打隱形戰爭!三分鐘看懂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的能源宮廷鬥爭內幕,分析在看似人畜無害的能源轉型背後,隱藏的能源博弈、地緣政治及國際競爭的全球佈局。這時碳中和又來攪局,到底情勢會如何演變呢?
上一篇《重磅!預言臺灣將宣布碳中和目標》我們談到低碳轉型是全球不可逆轉的趨勢。最近電動車非常火紅,加上電動車聯盟MIH吸引很多關注,有許多人就又開始在旁邊冷嘲熱諷說:「電動車沒用啦,使用電動車根本不環保」,真的是這樣嗎?環不環保,低不低碳,是電動車要揹黑鍋嗎?
2020年初疫情造成全球許多地方封城與停工,碳排放一定也下降了,氣候變遷的壓力不是應該緩和一些了嗎?為何各國還要相繼宣告在本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呢? 雖然去年全球碳排放因疫情一般預計下降了約7%,但影響全球地表均溫真實的指標: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去年(2020)創下歷史新高418 ppm...
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很少人知道,生質能是全球綠電/再生能源家族中重要的一員,其貢獻僅次於水力發電及風力發電...
「語言框架」往往讓人們對於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一般人聽到燒垃圾、燒塑膠,第一個反應就是覺得很臭、很污染;聽到生質能、燒木質顆粒,卻又覺得很自然、很環保。 「刻板印象」也影響著我們對於事物判斷的準確度。砍樹似乎就代表罪惡;一個東西不能回收送「焚化爐」也代表罪惡,不愛地球。非黑即白的二分法邏輯可以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快速決策,但不代表正確決策...
「氣候緊急」和我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要學習塑膠回收、循環經濟、再生能源、智慧電網、儲能、電動車等綠色產業的新知識,這些和我有什麼關聯呢?最近一位國中老師和我說,「這些氣候變遷議題的新發展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和學生有什麼關係呢?那是國家領導人才要關注的,對我來說,除了多了一些能夠和人聊天、表示我很關心國際政治,不只關心小確幸之外,和日常生活能有什麼關聯啊?」
這陣子吵最兇的話題就是「台灣要被全世界的垃圾淹沒了!」然而,在談論這件事時我們是用感情還是邏輯看待? 對於政策是否著重「政治」勝於「科學原理」?探討績效時看的是「數字」還是「真實效果」? 最後我們是不是掉入只重「環保」而忽略「永續」的陷阱中呢? 請違反直覺地批判思考這些事情,也許就能跳脫出許多的思維陷阱。
前一陣子我們專欄文章在談資源回收、循環經濟,辦綠色創業家社群小聚時,很多人提出各種問題,忽然之間應接不暇。這段時間我們從中發現許多人對循環經濟產業有誤解,或有著天真浪漫的理想主義。王陽明曾經為了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而「格竹子」,我並不是王陽明,不過我們今天試著用工程師的邏輯,一起來看懂循環經濟產業的心法,我相信這可以幫助你更快掌握產業的核心。
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