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Carbon Footprint

Building Carbon Footprint


  全球目前對於碳足跡的揭露及要求越來越嚴格,許許多多的工具例如碳揭露、碳盤查、碳標籤、碳交易,都想要讓外部成本內部化。建築部門是僅次於能源部門的第二大碳排來源,自然需要一套專業的碳足跡評估方法。我國的成功大學有一套獨步全球的建材碳排資料庫與建築碳足跡評估方法,內有超過10,000種建材的碳足跡資料庫,可以協助建立建築碳足跡認證制度。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可以幫助你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建築碳足跡。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邀請你註冊登入成為綠學院用戶,綠色產業最前沿的趨勢、商機、人脈、資金一鍵抵達,也歡迎參加產業小聚,認識更多A咖!

Get complete series of the glossary accordingly, make sure you are ahead of others

打開建築碳足跡潘朵拉的盒子

【Green Mentor's Fireside Chat】 我在2013年獲得科技部「小產學聯盟計畫」支持成立了低碳建築聯盟LCBA(Low Carbon Building Alliance),希望能建立建築物碳足跡的認證制度,同時建構「低碳建築產業平台」以推展台灣的低碳建築產業鏈,這不是口號,而是真心誠實執行,今年五月份即將展開的「LCBA-AAP碳足跡評培訓班」,找到建築節能減碳的熱點,訴之有效的建築環保行動。

2018/03/12
不要再鬼扯了!SRC建築比較安全耐震又環保?

建築是一個牽涉到人的複雜工程,設計可以很豐滿,工程執行卻可以很骨感,這其中可以影響品質的方式有千百種,不是你上網爬個文,看什麼是鋼筋混凝土建築物(簡稱RC建築)、鋼結構建築物(簡稱SS建築)、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物(簡稱SRC建築)的科普文章,就可以判斷出來的。

2020/12/21
吹冷氣一小時、追劇一小時的碳排竟然比建築本身還高?

上一篇文章《不要再鬼扯了!SRC建築比較安全耐震又環保?》因為談了建築結構安全與生命週期碳排的議題,在業內引起辯論,一時間似乎成為各種建築結構拉站隊比誰厲害的態勢。今天我打算把視角拉大,跟你聊聊建築的生命週期。

2020/12/28
建築能效分級即將上路,房屋增值潛力看好!

前兩個月因為疫情大家宅在家時間多了,白天冷氣用電量也隨之增長,不少人收到電費後晴天霹靂,明顯感受到溫室效應造成的生存壓力。

2021/09/13

Knowledge

青年團小聚No.188 問答小聚又來啦!碳的疑難雜症一次解決
2024-10-07 去年收到許多碳焦慮的留言回覆,希望來找綠學院要解方,過年前緊急加開一場交流小聚來緩解大家的焦慮,到了今年下半年度,也陸陸續續收到來自各界的詢問:
電力交易E-dReg投報財務模型
2024-08-14 單純計算股票、期貨等投資報酬率很簡單,市場有各種工具,但是電力交易遊戲規則要花時間搞懂,還沒有決定是否要投資,花這麼多時間有價值嗎;如果找公司的財務人員評估,他算出來的你敢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