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碳中和、净零排放红翻天,一时间,碳费、碳税、碳权、碳交易、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再生能源凭证等各种千奇百怪的碳管理工具跑了出来,让人眼花撩乱。很多媒体还「联名上书」希望台湾开启碳交易市场,好像只要像开股票市场一样把碳交易市场开起来,碳排放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真的吗?碳交易是在交易什么?真的可以减碳吗?
碳交易是什么?
碳交易乍看之下确实有点像股票交易,不过它却比股票交易复杂很多很多。因为它企图结合传统管制与市场交易机制,在一段时间维度下、用较低成本控制地球温室气体的总浓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碳交易的设计让你花钱买别人努力的成果,甚至有动机去开发出从来没见过的成果,这是人类设计过带有最多维度的环境管理工具之一。
在碳交易里进行交易的标的或商品是碳权,它可以是一个允许排放碳的许可,也可以是一个碳减量的成效,计量单位为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碳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抽象环境概念转化为经济上可具体定价的金融商品。
因为「碳」看不见又摸不著、没有实体交易买空卖空、很像诈骗,因此每个国家都将碳交易当成是国家碳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核发碳权相当严谨,不能乱给,需要有认证标准,以防可能的诈骗行为。不过因为我们对碳交易并不熟悉,诈骗行为仍充斥于社会中,以后恐怕只会更多。
同场加映:No.128 《气候变迁因应法》收碳费,企业如何因应?企业碳管理超前部署第八讲
两种层级的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有很多种方式解释、分类,也有很多层次的脉络,我们可以先从两种层级的碳交易市场来学习了解,它们分别是「强制性市场」及「自愿性市场」。
第一种:强制性市场,很多时候指的是总量管制排放交易
在总量管制排放交易机制之下,政府设定了减量目标,并进一步把允许排放量当做一种筹码(碳权)发放给受管制者;以这些碳权做为标的,可以进行碳交易。总量管制排放交易是强制性的,被管制者一定要达到被赋予的排放目标,因此在此机制下所产生的碳权,被视为是强制性机制下的碳权 。而流通及交易强制性碳权的市场,称之为强制性市场(regulated market)。
碳交易试图透过市场机制来降低达成减量目标所需的成本支出,它的构想是,当产生排放的产业被限制可排放的数量时,有些业者可以透过自行减量来达到要求,但有些可能因为成本太高而降不下来,这时就可以透过碳交易机制,让无法减量的业者去购买其他业者剩余的碳权,以抵减自己的排放量。排放交易机制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有剩余排放数量的业者和无法达到排放数量要求的业者,透过交易的方式互通有无。对于能有效减排的业者而言,他可以从碳交易中获利;对于无法有效减量的业者,他可以从碳交易中省钱,不然他就得自己花更多的钱用其他方式减排。
第二种:自愿性市场
自愿性市场从字面上读起来,你可能以为是个自由市场随意买卖碳权赚钱,其实不全然如此。自愿性市场其实是强制性市场的补充机制,是碳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也就是国家在总量管制排放交易之外,还透过其他方式让「非被管制者」执行减量专案来取得碳权,例如专栏文章《买绿电有没有同时买到碳权?》中谈的碳权就是属于这类。此机制下的碳权通常叫减量信用额度、代表的是减量成效,而交易此一额度的市场即为自愿性市场(voluntary market)。
自愿性市场之所以称之为「自愿性」,是因为减量行动的执行者不是被管制者,他们是自愿地来执行减量,因此得到的碳权可以被视为一种奖励。排放源可以透过购买碳权来抵减自身的排放,就像用绿电凭证来抵减用电排放,以满足强制性的减量责任、国际自愿性的减量倡议、或是绿色供应链的要求等。碳交易作为一种将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成本予以内部化、变成公司帐单的工具,促使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时能够将排碳的成本纳入考量,进而减少排放量。
全世界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在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时,为了达成全球减量目标、并控制世纪末升温不超过2℃,世界各国开始已针对所有可能的减量工具进行盘点,并提升落实应用的力道,而排放交易就是其中之一。依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有29个执行中排放交易机制,管制范畴涵盖38个国家包含中国大陆;共有87.3亿吨的温室气体被纳入管制,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6.1%。且此一趋势仍在持续发展,而从排放交易机制衍生出的各种碳交易市场也预期会快速成长。
碳交易可以协助达到碳中和,让企业用更低的成本减碳,并带动减碳技术商机
碳交易市场,可以推动公司去开发、投资碳排放减量的技术,并透过金融机制来带动相关产业的正向循环。因此,碳交易兼具二项功能,一是协助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二则带动了温室气体减量技术相关产业的绿色商机。可以预期,未来由此衍生的各类型碳市场,包含依附碳权所开发的各种衍生性金融商品,将会十分可观。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你脱离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识或资讯,片面解读碳交易。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邀请你注册或登入成为绿学院用户,绿色产业最前沿的趋势、商机、人脉、资金一键抵达,也欢迎参加产业小聚,认识更多A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