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麼多綠學院談碳管理的文章,你會不會覺得碳交易好像都是政府或企業的遊戲,你我這種散戶似乎很難參與?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那你是對的。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打開證券下單系統,點兩下滑鼠,也來參與一下碳定價,賭碳權價格的漲或跌,從中賺錢?上一篇《碳如何定價?破除這3個誤解,你對碳定價的認識就超越99%的人》我們講過,碳權距離成為普及化的金融商品,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沒關係,還是有些金融業者會想盡辦法,把現存的可交易碳權商品打包成散戶可買的ETF。雖然為數不多,但聊勝於無,至少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個可以發揮的場子。
代號 |
基金名稱 |
發行者 |
資產規模(美元) |
KRBN |
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ETF |
CICC |
$1.36B |
GRN |
IiPath Series B Carbon ETN |
Barclays |
$103.54M |
KEUA |
KraneShares European Carbon Allowance ETF |
CICC |
$82.11M |
KCCA |
KraneShares California Carbon Allowance ETF |
CICC |
$3.94M |
(表一)追蹤強制性市場的碳權ETF
資料來源:etf.com
根據ETF.com的資訊,全球目前與碳權相關的ETF只有四檔,其中只有一檔KRBN資產規模一枝獨秀,截至2021/11/29,其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4.1億美元。另外一檔GRN勉強達到1億美元規模門檻,其他兩檔ETF則都還不成氣候。其實KRBN這檔ETF去年(2020)七月成立時規模不過300萬美元,早期投資人大都是美國機構投資者與退休基金,但隨著投機與投資的資金不斷湧入歐盟與美國加州的碳交易市場,推高了碳權的交易價格,KRBN這檔ETF也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不僅單位淨值上升超過100%,基金規模成長超過40倍。
我們在《反核的人應不應該買ESG永續ETF?》講過ETF的包裝邏輯。以KRBN這支ETF來說,它追蹤的是IHS Markit Global Carbon Index這個指數;這個指數是以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美國加州排放交易機制、以及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這三個強制性市場碳權配額的「期貨」交易量和成交價做為編製依據,注意它是用期貨價格來編,不是現貨價格,因此就跟大家預期碳權的心理價格多少有關。
看過綠學院碳交易文章的你,這時可能覺得很奇怪,自願性市場是自願地來執行減量,才會有足夠的參與者,有足夠的流動性可以包裝成金融商品不是嗎?怎麼會是包裝強制性市場下的碳權來賣呢?
這就是大多數人對自願性市場的誤解。其實自願性市場市值、流動性皆不如強制性市場,包裝成金融商品自然較難以被市場接受,反觀強制性市場是被管制者一定要達到被賦予的排放目標,無法減量的業者只能去購買其他業者剩餘的碳權,以抵減自己的排放量。有足夠的參與者,有足夠的流動性,包裝成ETF才有人買。
當你買進KRBN這支ETF,KRBN會依設定好的權重去購買這三個市場衍生的碳權期貨,這樣你就不用自己去買碳權期貨、或自己去買想買也買不到的碳權現貨。
當大家對這三個市場的碳權預期價格越高,KRBN這支ETF就會上漲。我們來看看KRBN這檔龍頭碳權ETF過去的價格歷史走勢:
(圖一)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ETF走勢
資料來源:etf.com
看了這種走勢圖,如果是金融市場技術分析交易者,大概都要腦充血,直接進場先建立基本投資部位再說。但綠學院的工作包含幫你找觀點、找連結、找創業資金,就是不包含幫你找明牌,所以請不要期待我們給你投資建議與目標價。
這時你又會說了,會不會賺錢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資碳權ETF或期貨,有沒有幫助減碳甚至碳中和?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回答。整體而言,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存在,可以促進市場流動性及效率,避免因市場沒什麼人交易而導致機能不彰,碳權的價值展現不出來,最後影響減碳效果(註一)。
這樣分析下來,可能頓時讓你覺得碳權ETF很雞肋,對減碳沒什麼直接幫助。並不是這樣的,從資金的角度來看,當越來越多資金湧入碳金融商品,就會有足夠的流動性,而你也等於間接參與碳定價,長期來說,仍有其正面效益。再說,減碳是人類未來幾十年的剛需,沒做到這點,地球溫度隨便上升個幾度,就會面臨更頻繁的熱浪、洪水與乾旱等極端氣候,所以這是人類的生死存亡之戰。我們如果把碳權與虛擬貨幣做個比較,可以輕易判斷哪個更剛需,所以不用浪費時間布局比特幣,在氣候變遷的時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根本無關勝負,在全世界紛紛建立碳權交易所之時,即使碳權交易標準化尚未完成,這少數幾檔碳權ETF已經不理會世界的紛擾,被資金推升而走向上漲之路。
(註一)了解更多碳定價如何達到減碳效果請點我
(封面來源:ych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