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Offbeat Economist Who is Not Fond of Adam Smith
“How would you get a job if you propos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surpass corporate’s in a business school?” Though discouraged by the doctoral oral defense committee, Lo resolutely started her lonely journey in environmental economy field. She believes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money cannot buy. As the Research Fellow of The Center for Green Economy, Chung-Hua Institu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Lo recognizes the transition of global economy and is determined to promote green companies of Taiwan and make their stories be heard by the whole world. She is also the mentor of Green Impact Academy.
研究工作聽起來高大上,但實質有點「阿信」,因為陪長官讀書可是全天候的服務,政府或企業面對外在快速變動的環境,開出來的需求常常五花八門、天馬行空。
買綠電能不能省碳費? 讓綠學院帶著你,教你應該如何做~
我們今天試著使用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下簡稱CDP)問卷的框架提供你一個整理思緒的方式。
面對目前國內買不到(便宜)綠電的窘境,許多企業開始寄希望於「綠電團購」 (Aggregated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APPA) 的方式,找出一個省錢、省時、省心的綠電採購模式。 不只綠電有人想團購,我聽說碳權也有人想團購。團購這明擺著的好處,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成功案例,連公協會、供應鏈龍頭、綠學院、中經院…想要協助都沒有成功呢?
當品牌商自己達到RE100目標,然後呢?就產品生命週期來看,供應商在原料及生產製程的碳排放量,一般來說是品牌商自身碳排放量的四倍或更多,品牌商把自己企業總部和員工差旅等淨零後,當然不會就此停止,它勢必將腦筋動到其供應商身上,那RE100將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一家公司到了設定的目標年,但仍無法實現RE100承諾,會怎樣?RE100本身就是一個亟具挑戰的目標,國際品牌參加不是因為這件事很簡單,而是因為這件事非常困難,故本就存在未達標的風險。畢竟用電牽涉國家能源基礎建設與政府法規,有些障礙是公司無法獨自克服的,故RE100鼓勵會員一起關注政策及市場的發展,一同改變使用再生能源的環境。
【Green Mentor's Fireside Chat】從狩獵時代到農耕社會,人類文明歷經了這樣的改變,也影響了人類經濟的發展,而去年很夯的循環經濟也是如此:線性經濟是「獵人」,循環經濟是「農夫」,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可持續的現金流量」的趨勢帶動,唯有如此,循環經濟才循環地起來!
【Green Mentor's Fireside Chat】當我們了解了循環經濟的7種商業模式後,我們該如何將這些模示串聯與落實呢? 本篇文章將告訴你如何用透過4個步驟將商業模式畫布和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整合起來,畫出屬於你們企業的色彩!
【Green Mentor's Fireside Chat】循環經濟的核心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白話文意思就是「企業推動循環經濟就是為了要獲利」,本篇讓你不需要想破頭,也不怕再被老闆問倒,ㄧ次了解七大循環經濟商業模式(Circular Economy Business Model),創造出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成功商業模式,讓企業獲利的同時,也達到資源妥善運用!
【Green Mentor's Fireside Chat】 市場正討論一個綠色產業生態的新物種—綠色投資銀行,許多人倡議為了綠色產業的發展,臺灣應該成立綠色投資銀行。而它主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脈,幫助企業設計募資商品,去市場上發行,吸引投資人來買,所以它本質上更像中介組織,扮演仲介的角色,跟證券交易所、創業加速器、甚至綠學院都一樣,都是在做媒合的工作。而在台灣,我們真的需要嗎?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你要在管理學院討論環保的重要性,畢業以後找得到工作嗎?」那個夏天的午後,我感到很孤單。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整個池塘都要變成黑天鵝了,於是學者們問了一個新的問題:「投資人有沒有可能是不理性的?」
【綠色帶路人的心底話】減碳人人歡迎鼓勵,但拿到碳權才是另一個戰場的開端。對於核發碳權的主管機關而言,「如果這個減量計畫本來就可以讓企業賺錢(或省錢),為何需要額外核發碳權呢?」
處理中...